秋日,比任何季节都适合行走在山中,连春日都不敢与其比拟。
绍兴新昌县境岭镇安山村里的桂花,粟米般铺了一地,香味一股一股撞到人身上,馨香得让人忍不住蠢蠢欲动起来,蠢蠢欲动着,要马上迈开脚步,要走到阳光底下去,要走到秋天的深处去。
安山古道南起溪西村,经小泉溪村到安山村,长5公里。这是一条即将消失的古道,未来在山脚的小泉溪村处将修建一座水库。此处四面青山环绕,山谷纵深,从地形看,确是水库的首选之地。
大家也许得知今年将是能领略安山古道的最后一个秋,便从四面八方赶来。古道在平凡的周末热闹非凡。
我们选择从安山村徒步到小泉溪村,一路行下山路。秋日阳光并不刺眼,村口一棵长在路边的枳椇树结满了拐枣。拐枣也叫金钩钩、万寿果、梨枣,各地叫法不一样。这棵枳椇树朝着山谷一侧向外生长着,虽看着满树果实累累,却无法摘到。小时候去外婆家,屋檐下一大把一大把挂着这种拐枣,鸡爪子似的,弯弯曲曲,疙疙瘩瘩,外婆用晾衣竿将它们撑下来。看似干枯的果梗里,蕴藏着浓郁的甘甜。
柿子树的黄叶稀稀落落,枝头柿果却红得耀眼。路边石壁挂着一面瀑布似的高粱泡,一颗颗鲜红珠子,包裹着丰沛汁水,晶莹饱满得好似要炸开。村民的小地摊上摆了红薯、南瓜、土豆、板栗、玉米、金樱子,金樱子果又名糖罐子,可以用来浸酒。穿迷彩服的大爷有心地将金樱子上一根根针似的小刺全部搓掉。
我们沿着古老石阶,离开村庄。江南的秋天,是水墨的点染,金色秋叶,东一团,西一簇,缀在绵延万里的绿色山川中。同样缀在山中的还有河流、石桥、瀑布、茶园、寺庙、古树、屋舍,以及一个个徒步者。
因为道路狭窄,徒步者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行进,秋阳涂抹在他们身上,逶迤成一条流动的金色河流。
我踩着地上的黄叶,走得非常缓慢,青凤蝶落在黄色的野菊花上,河边的白花芦苇静止在没有风的午后。我无法知晓大山的边界在哪儿,只知道身边一波波秋草如海浪,在远离人烟的山野摇曳着、起伏着,于天地间,也能生出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阔意味——这样的秋景,真是极美的。
茶园边上一株800多年的苦槠树依然葱茏地留在盛夏之中,同盛夏时一样笼盖下一地树荫。茶园里的茶叶竟绿茸茸地长出了新叶。
行到金锁桥,徒步者一下多了起来,人们聚在这里,拍照、小憩、晒背、吃零食,或者脱下鞋子,蹚过秋日不冷不燥的河水,翻动岩石,抓到一两只举着蟹爪的小螃蟹。
金锁桥建于1928年。安山古道一路桥梁颇多,有木桥,也有石桥,大多简单地横架在水面,只做方便两岸往来之用。唯有这座石拱金锁桥,造型优美,夹在两山之间的高处,既有长虹卧波的轻盈,又有古道西风的险峻。
我在极其缓慢的行走中享受了一场“森林浴”,行走的这段时间,手机放在口袋里,再也没有将我本该落在树叶、山峦、河流、蓝天、蝴蝶、花朵、果实、田野上的目光夺走。
曾经问自己:如果让你选择,是做一个有钱的忙人,还是做一个有闲的穷人?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做一个有闲的穷人。感受大自然,聆听鸟鸣,欣赏日落,这些生命的享受,并不需要花费太多金钱。
就像行走在山中的这一日,才是漫长而适意的一日。
到达小泉溪村后,我们点了一份当地芋饺,芋饺面皮晶莹透亮,折成一个个迷你三角锥,内裹瘦肉,入口筋道。小泉溪村沿溪而建,溪上有鱼鳞坝,溪边竹匾里晒着雪白的番薯粉,以及泡发蒸熟后的黄豆糊,老人坐在美人靠上安静地望向黄昏。
因为车子停在安山村,我们在小泉溪村打车折返。开车的年轻妇人告诉我们,小泉溪村的村民已接到修建水库的移民通知,他们未来可以选择居住在境岭镇的新房里,也可以选择宅基地,通过补贴资金自行建房。村里人都想不好选择哪个移民方案。大家自然喜欢宅基地多些,自建的房子住得宽敞。但是未来宅基地落在哪个村庄,还没有人知道,好像拆盲盒一样,心里没个谱。
日益扩大的城镇规模,日常用水需求剧增,不得不在周边青山绿水处寻找一片可作蓄水的山洼地,建设一个巨型水库,作为城市“大水缸”。镜岭水库建成后,村庄和古道将永沉水底。
但我想,山中年复一年的秋是永远沉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