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麦场,是庄稼人夏日抢收的“战场”,也是农村孩子小时候的“游乐场”,捉迷藏、扔沙包、麦垛里翻跟头……
记忆中,麦收时节天不亮,村民就进了麦地,家里所有的劳力一字排开,每个人占四五列麦垄,双脚一前一后岔开,左脚插进麦行里,左胳膊反向把麦子一豁一搂,右手握紧长镰把,贴着地面搭镰,臂膀用力往回抽动,“嚯”地一下一束麦秸秆就提在手里,转身放在身后的空地上。
父亲曾说“抢收就是跟雨赛跑!”太阳快落山了,庄稼人就套着驴车,开始装麦车,麦车讲究前重后轻,前面伸出长檐子,还须茬茬相压,左右平衡,碰到坑洼不至于翻车,麦车在前边走,一伙稚童追在后面拾抖落的麦穗。
麦子进了场,先找边角地堆放,场中央已摊好了麦子,男主人已经把骡子套好,拖曳着碌碡进了卖场,碾场通常都是骡子或驴子,骡子一圈一圈转着,不时响起“驾驾”的吆喝声和皮鞭抽动空气的脆响。
约莫两个小时,要有一次翻场,村里在家的人都齐出动,每人一把木杈,把麦秆全部反过来,骡子吆喝进去再碾压一次,这一次时间要短一些。
碾场结束,就是最热闹的起场了,所有大人小孩全动员,拿木杈的不断把麦秸秆拢向一堆,几个青壮劳力推着有两个轮子的木质叉车,一阵助跑,叉尖伸进拢好的麦秸堆,然后托起来,送到打卖场边的麦垛前,麦垛上庄稼人把不断递来的麦秸秆堆放好,圆圆的麦垛已经有了形状。
麦秸拉走后,后边跟进的拿着刮板、木掀,往前推着麦粒,不断把铺一地的麦粒推成一堆,踩着圆滚滚的麦粒,脚下打滑,经常有人摔得人仰马翻,惹的整个麦场人们哈哈大笑。
金黄的麦粒山推在场中央,村民连夜开始扬麦子,一人站在上风处,木掀被高高扬起,金色的麦粒划过一条亮弧线,纷纷落下,飘飘悠悠的麦樱子则落在远处,女主人戴着草帽,挥动着扫帚,不断把浮在麦粒上的麦樱子扫向更远的地方。
麦子扬出后,先装袋,等着所有家户碾场结束,大家都把麦子从家里拉出来,在打麦场分块晾晒,这时,一年的夏收也接近了尾声。
如今,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联合收割机逐渐代替了手工割麦,风吹麦浪的美景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打麦场上蒙古包似的麦垛,是记忆深处的乡愁,也是庄稼人夏日的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