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泥鳅

知远网

2024-03-06文/张桂生情感

少年时期,为了改变家庭生活条件,村里的少年差不多每个人都钓过泥鳅,我也是。

钓泥鳅最好的时间是开春时候。这时候,冬眠了一冬的泥鳅苏醒了,食欲大增,蚯蚓是它们最好的食物。美味的诱惑,使得他们不顾危险,一口吞下,当吞下去以后,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无论如何挣扎也无济于事,最后成了下钓者的囊中之物。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钓泥鳅也是这样。要钓到泥鳅,必须先要做钓具。钓具制作非常简单,因陋就简。第一步是先得准备钓竿。所谓钓竿并不像钓鱼竿那样名贵,只要一根长约二尺、粗约笔杆的小木棍就可以了。在根子一头用刀将其削得尖尖的,以便容易插进烂泥里。第二步是准备钓线,钓线是妈妈做鞋子补衣服用的棉线,二尺来长就够了,白色黑色均可,白色为佳。当白色的线儿沉在水中,和水的颜色无异,可以迷惑狡猾的泥鳅。如果是黑线,泥鳅看到黑线,不知是什么恐怖的东西,迟疑着不敢吞钩,会影响收获。第三步是弄卡子。所谓卡子,就是用剪刀剪成的约1.5厘米的旧灯笼丝,两端都要剪成形同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卡子弄好后,将其系在钓线上,要系在正中间,不能偏离,如果偏离了,泥鳅挣扎时会因卡子脱落而逃脱。卡子也是专为泥鳅的体型定身打造的。长了,泥鳅吞不下去,吃了蚯蚓后就溜了;小了,泥鳅吞进去,就会吐出卡子逃跑。卡子开始的时候的竖着的,当泥鳅吞下卡子后就会拼命挣扎,一挣扎,卡子横过来了,正好卡在腮上,只能束手就擒。钓子的数量是根据各人的体力而设定的,一般以200至500根为宜。太多了,忙不过来;太少了,又影响收获。

要钓泥鳅,先要有钓饵,钓饵就是红蚯蚓,我们称之为红曲鳝。红蚯蚓又细又长,是泥鳅最喜欢的饵料。挖红蚯蚓要选择在早上,这时候气候适宜,湿度适宜,红蚯蚓都在表层。如果太阳升高了,泥土变硬,红蚯蚓就会躲到泥土的深处,挖起来就很困难了。在阴暗、潮湿、肥沃的地方——阴沟里或者菜地里,一锹下去,红蚯蚓便不停地蠕动,伸手抓住头部,放到身边的瓦罐里。抓红蚯蚓也有技巧,不能抓尾部,抓尾部它会拼命往泥土里钻,这时候它的身子最脆弱,很容易断的。红蚯蚓放进瓦罐里,再弄一些泥土放在蚯蚓上面,蚯蚓就静静地蜷缩在泥土里,一动也不动;如果没有泥土,蚯蚓就会迅速地爬出瓦罐。

穿饵需要的工具是鸡毛尾巴的大毛。大毛中间是空的,像一个管子,把尖端剪去一点儿,就有一个小小的管子口。穿饵时,左手执鸡毛,右手把卡子插在管子口上,再将红蚯蚓对准管子口穿进去,当卡子被全部遮掩的时候就把剩下的红蚯蚓用指甲切断,把卡子拿出来。这还不算完成,必须将线绕在钓竿上。聪明的孩子不是一下一下地绕,那样速度太慢,左手持线,右手持杆,优雅地一甩,钓线便在空中作圆圈快速运动,很快将钓线绕在钓竿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钓线不会相互缠绕,如果不这样的话,许多钓子缠到一起就会变得"剪不断,理还乱",那就麻烦了。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分钟。如此这般,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穿卡子的工作就完成了。于是趁着夕阳,赶紧去水田里下钓子。下钓子就是按照一定的距离把钓子插进水中。下钓前,右手从篮中抽出一根钓子,又一次优雅地一甩,钓线便在空中作圆圈快速运动,很快将钓线放开,然后按照一定的距离把钓子插进水中。等钓子下好后,往往是星斗满天或者皓月当空了。

剩下的就到了收获的季节了。一夜过后,馋嘴的泥鳅已经被牢牢地卡在卡子上了。太阳还刚刚升起,起钓子就开始了。小伙伴们一个个脱下鞋子,卷起裤腿,扑咚扑咚跳下水中,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钓了一条!""我钓了一条!""我也钓了一条!"欢呼声此起披伏,这时候,所有的冷啊、累啊通通抛到九霄云外了。小曲唱起来了,山歌哼起来了,红扑扑的小脸上荡漾着欢乐的波光。一般情况下,三五斤泥鳅不在话下。回到家中,拿来剪刀,把大大小小的泥鳅都从嘴边的线处剪下来。为什么不把卡子拖出来,因为卡子是横在泥鳅的腮上的,如果硬拖,泥鳅受伤了,容易死亡。剪好后,盆中的泥鳅有黄的,有黑的,还有白的。为什么颜色不同,这和泥鳅的生长环境有关,如果长期生活在黄泥中,它的颜色就是黄的,同理,黑泥田中的泥鳅是黑色的,白泥田中的泥鳅的白的。颜色虽然不同,但是味道都是一样的鲜美无比。家长们会捡一些大点的趁着早市卖掉,价钱一般为3角至4角钱1斤,每天可得到1元至1.5元的收获。可别小看这些钱,在当时可以换4~6斤大米,2斤香油,2~3斤猪肉,10斤食盐,比大人做工分1天6角钱还多呢。这些钱对于毫无工资收入的农村人来说,往往能解燃眉之急。再小一点的,留下来,一家人打打牙祭了。

钓泥鳅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有劳动才有收获,才有快乐,这就是钓泥鳅的乐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