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含青年画开

知远网

2023-06-05文/贺志宏随笔

“年”是一种传承。

……

在这个吃穿不愁,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美好时代,又一个兔年来临。

童年时居住在背靠乌拉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哈达玛尔村,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缺吃少穿,置办过年的食物、衣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过年常被当作年关。过年如过关呀!关是关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年关里装满了苦涩和忧愁。如何排遣这种忧愁?腊月里熬煎得没法,干脆上集逛画,大概不失为一种麻醉自己的好办法。

记忆中的木版年画,确实是那个年代靓丽年景的最好装饰品。孩提时代跟着父亲上集看画的情形,我至今记忆犹新。此时的家乡寒凝大地、冰封雪裹,而我一旦走出崎岖不平的山路走进新华书店、供销社,立于年画前,即刻便回到草木峥嵘的时节。一幅幅图画把四季风光回放在眼前。你看那四条屏,牡丹娇艳出春天,莲花爆开出盛夏,菊花散发着秋天的芳香,更为罕见的是梅花,迎着纷飞的瑞雪竟凌寒开放,真令人向往。更别说那画上还有英姿勃发的人物:巾帼英雄有红娘子、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看得眼热心跳;威武豪杰有李广、卫青、霍去病、关云长、岳飞,看得热血澎湃……

以方寸容万有,以尺壁摄万象,以木版画解世界,理尽时代风俗,情系时代岁月。年画最早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据东汉《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汉代春节就有在门上画门神的习俗。到了唐末,在印刷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促进了年画的绘制、生产、销售,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有门神画、中堂画、四条屏、福字斗方等等。每逢过年,家家的大门上都要张贴门神。门神乃唐朝大将秦琼与尉迟恭。据传李世民得罪了变为厉鬼的泾河龙王,夜夜遭惊扰,做噩梦,无法正常睡觉。二位大将守候在门口,他才能安然成眠、酣然入梦,而他的贴身爱将却彻夜难眠,实在于心不安。于是,他换了个招数,请画师绘出爱将的威武形象,张贴于门扉驱除鬼魅。秦琼与尉迟恭的画像自此流传开去,成为千家万户敬畏的门神。门神的作用恰如一副楹联所写:“恶当门外鬼,善保宅内人。”这与《朱子治家格言》中的“既昏便息,关锁门户”是一个意思,意在提醒谨守家门,确保安全,可见,古代先祖早把安全放在了居家过日子的第一位。更能体现安全意识的是,各家屋里的烟囱上都要张贴一只大红公鸡。此是为何?说来要追溯到更早的上古时期。那时处于国中之国的唐国,得到一只重明鸟,大臣们都想把它留在宫中,贤明的君王帝尧却执意放归民间。为何会因一只鸟见解不同?原因是这鸟可以搏击魑魅魍魉。王嘉在《拾遗记》中记载了这事,破译了这事。重明鸟并不神秘,就是后来司空见惯的喔喔叫的大红公鸡。大红公鸡真能搏击魑魅魍魉吗?不见得,却也不可小觑。它不能搏击豺狼虎豹,却能够降服蝎子、蜈蚣之类的五毒。在那时这作用确实不小,试想古人多在山洞居住,阴冷潮湿,五毒随时都可能钻进去伤害人身,大红公鸡见一个,吃一个,岂不是非常可靠的安全卫士!门口有警卫,屋里有保安,幸福生活就有了基本保证。

元明之后,形成了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江苏桃花坞三大年画产地。

清代年画发展到了高峰,从最初驱邪避天的门神画,渐渐地增加了吉祥如意,多子多寿,仕女娃娃一类的题材,从而具有了表达在新一年中美好意愿的功能。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谓: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光庭在他所著的《乡言解颐》中“年画”一条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我国年画,历史悠久,但在此之前,我国绘画史论著作中不见“年画”一词。

清末,北京《京话日报》的彭羿仲(贻孙)在报上提倡年画改良。天津杨柳青齐健隆画店受彭羿仲的影响,刻印了一些宣传《满汉平等》《女子求学》的新画样,并刻上了“请看看吧,齐健隆推出了改良的年画咧”的文字,首先在画上使用了“年画”一词。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巡按使公署天津教育司又出版了一些《破除迷信》《程门立雪》等石刻印画,印有“改良年画”的图章。由此,“年画”一词遂被沿袭下来了。

清末“秦西石印”技术传入中国,特别是后来胶印年画的迅速崛起,使我国年画达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局面。中国年画看起来比较夸张,色彩鲜明,线条明快,色调反差很大,它的内容是现实的,但又是超越现实的,内容题材非常广泛,从早期的自然崇拜逐渐发展为以表现驱邪纳祥、欢乐喜庆、传说故事、节日风俗。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对于年画的记忆,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这样写道:“每逢春节,最先给家乡带来欢乐气氛的便是武强年画。年画在这里铺天盖地,争奇斗艳,直至每一个村子里每一户有购买力的人家对年画的需求达到饱和为止。少了年画,这些黄土平原的年节,会变得多么难耐和凋零。”可见,千百年来,年画一直是旧历春节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

《芥子园画传》里有一段赵孟頫的画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淡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恒生,岂可观也?”他感叹的仍是对传统书画优长的漠视。在杨柳青年画面前,我们对特异独出的古画之美的亏欠有了补偿,这是杨柳青年画的莫大功绩。

杨柳青年画,还长于以绘画图解民俗,包括图解年节,图解生活场景,图解人的愿景,图解曾经的器具,服饰,图解历史故事,图解戏剧场面和人物,不啻为一种图画资料,画中描绘的时空,让不同时代的人都能感到新鲜有趣。图解年节,有不同版本的《大过新年》,展示家族团聚,祥和欢乐。图解生活场景,有《十美放风筝》《琴棋书画》《耿直全图》等。图解愿景,几乎所有的题材都是祝福颂吉的,如《金玉满堂》《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平安富贵》,等等。图解器具服饰,有门神的盔甲、灯仗,有仕女、童子的装束等,式样繁复,且极尽精细、华丽。图解历史故事,《孟母断机》《文王爱莲》《文姬归汉》等都是。戏剧场面和人物的题材形成系列,舞台上演绎的,画幅无所不有。而且其所勾画的人物形态,夸张了形体的动作力度,展示另类神采,这一切都显现了年画民间艺人独特的塑造智慧。

《连年有余》是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典型代表。一个盼望过上富裕生活的人类愿景,借用了莲花、金鱼和旺盛生命的娃娃,来启发人们的联想。谐音颂吉,这是汉语独特的民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画上的娃娃,十分可爱,其面孔饰粉涂朱,依样戏剧闺门旦角的脸妆。莲花莲蓬,花与果实并存。金鱼凸起的眼睛,舒展的鱼尾,生机盎然,极尽美化。超真实,富理想,别具一种格调。杨柳青年画独特的根本,在于它宗属中国画迥异于西洋画的表现方法——墨线勾勒。物体形象均用线条表现,即使是没有色彩的白描,也能造型有余。色彩只不过是线条勾勒形象的补充和加强。《连年有余》中,娃娃、金鱼、莲花,人物的五官、金鱼的尾筋,荷叶的叶脉,无不是用线条勾出。讲求线条勾勒的绘画,源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和书画工具的特质而造就。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是从天津走出去的学术大师。先生曾论述说,中国毛笔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项极了不起的创造。他说,如对毛笔的特点不明,意义不晓,用法不讲,是产生不出够品格的书法与绘画的。用毛笔这种“柔翰”来书写,生出了一种奇妙的笔触或线条的变化,由此方有“八法”的书法原理。

先生生前对古镇杨柳青情有独钟,他喜欢杨柳青的风,喜欢杨柳青的水,喜欢杨柳青的树,喜欢杨柳青的画,还喜欢那勤劳朴实的御河人家。先生曾作诗赞美杨柳青年画:“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为什么杨柳青年画这么讨人喜爱!先生给出了他心中的答案。他说:“杨柳青年画是天地间一股灵秀之气、恰就聚在天津杨柳青。产生了那种极其精美的中华独有的艺术。杨柳青年画吸引我的不是现象,而是它扑面而来的灵秀气,这在别处是找不到的。”先生喜欢年画,还专门为杨柳青木版年画节赋诗四首:“柳青年画照律门,史迹东京溯梦痕。

驱向燕山百工技,丹青雕刻落金村。古镇风光富枣梨,千株好木最珍奇。雕成万象丹青美,长驻人间话语诗。年画何书议论精,太君刘姥坐桥亭。大观谁赋芳园号,艮岳修来已半成。”

杨柳青年画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画面蓬满,不留飞白,不管是人物全身,还是背景衬托,画家极力铺陈,遍体纹饰图案,给人无以复加的丰满之感。即便无需背景的画,也要印于彩纸。繁华,富丽,热烈,绝无疏淡贫乏,就因为这画是参加人间过年的,它是年画呀!

“奥密克戎,今儿给你拿拿龙!”前不久,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戴着口罩、脚踩病毒的抗疫钟馗年画,将传统年画与抗疫时事巧妙结合,刚一亮相就刷了屏。这幅抗疫年画《钟馗给你拿拿龙》由杨柳青画社的传承人王艳创作。“我们也想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年画发声,为奋战在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鼓劲,愿早日打赢这场防疫硬仗。”王艳这样解读自己的创作初衷和创作理念,“传统年画中的钟馗形象有迎福纳祥、新福除邪的吉祥寓意。这次的作品在原作构图的基础上,增加了抗疫元素,钟馗戴上了防护口罩提醒大家要时刻做好个人防护;钟馗把病毒踩在脚下,则表达了我们战‘疫’必胜的决心。”为了展现天津人的风趣幽默和面对疫情时的积极乐观精神,在文字上画作采用了天津方言。王艳说,比如画面中的“neng 它”,比普通话“消灭它”,更贴近天津老百姓的生活;‘拿拿龙’就更有咱们天津语言特色了。

以木版年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时期的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实践总结,是中华儿女对渔樵耕读生活信仰的展示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资源形态。其所体现的文化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髓,所传承蕴含的优秀文化品格和思想精华正是体现在木版年画的题材内容中。民俗风情、历史故事、教传事迹、喜剧说唱、岁时节日、祭祖敬神礼仪、文明道德行为、爱国抗敌精神等等,无不涉猎。它汇集了绘画、刻板、着色、手绘、印刷等多种技艺,充分显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生活历程的遗迹,从中可以窥见中国人生活历史的轨迹和智慧的结晶。

愿新年的木版年画唤起曾经温馨、愉悦的记忆,用它恒久的美丽向我们久久地、久久地絮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