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生出的枝蔓

知远网

2023-08-03文/李思纯随笔

人一生当中总有些因缘引导你做出某个勇敢的决定,或是开始做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就拿文学创作来说,比如碰到一个老师、一本书或一本杂志,因此便打开了一扇门,你不知不觉跑了进去,然后这扇门便将你关在里面。你的余生是否因此变得更有意义,你在里面停留的时间长短,都取决于那扇门和门后致命的吸引力。

而我的那扇门,应该跟一本书有关。

我家姊妹众多,因为都是女孩子,帮父亲挣不了工分,母亲就节衣缩食供所有姊妹读书,希望我们个个都能走出大山去。但那时候实在很穷,除了课本基本买不起闲书。直到我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才从姐姐的抽屉里发现了课本以外的书籍。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套巴金先生的《家》《春》《秋》,一本没有封皮的《中草药图解》。那时候我这个姐姐已经从安康师专毕业了,家里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也能像她一样顺利考上中专。当一家人都在忐忑不安等待考试结果的时候,我却躲在屋里读小说,整个人沉浸在觉民、觉惠和淑英、鸣凤的故事里,时而为觉民热血沸腾,时而为鸣凤哭——我被小说塑造的活生生的人物所牵引,也完全被巴金先生所折服。后来又陆续读到古华的《芙蓉镇》和路遥的《人生》,还看到了这些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小说家由此在我心里变得伟大而神秘。

其实那时候我就有了一个超大的梦想,将来我要当作家,写小说。

但真正开始将写作当成精神的出口付诸实践是在多少年之后了。

那一年,我的家庭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丈夫离家出走杳无音讯、幼女眼疾、父亲患癌去世。那年寒冬腊月,雪下得很大,等驾坡城中村的出租屋冷得跟冰窖一样。生活不能承受之重,很多个冻得浑身哆嗦的夜晚,我蜷缩在被窝里不能入眠。好在房间里有一台姐姐送我的旧电脑,我给自己建了一个博客,开始在里面写诗、写散文。但是,我并不想写伤感和苦难,相反,我渴望文字能表达内心祈盼的热烈、温暖,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我写了许多工作中的人和事,那时候感觉文学离生活很近,以为将生活的面目还原就当是文学。

随着不断地学习和深入,深刻认识到文学对写作者和读者具有双重的教化作用。文学引导写作者从各个层面和角度看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引导写作者建立美学观念并应用到文字叙述中。通过阅读作品引领读者真诚、向善,感知美好。这个美好包括自然的美好、人性本善的美好、对弱者的慈悲、对苦难的悲悯和站在人性高度观照世间的大爱。文学必须具有的审美和生动丰盈,依靠作者通过自身的写作经验创作内容,灌输真情。认识到这一点,我开始对叙述对象的选择,以及自己的叙述手法运用开始变得慎重。怎样从小处着眼,展示意料之外的真情?怎样落笔铺陈才能让文章赏心悦目?记事为了写人,写人为了展示爱——如何通过散文写出对生活对土地的爱、对亲朋好友的爱、对弱势群体的爱等等,这些问题随着创作逐渐突显出来,促使我通过广泛深入的海量阅读积累知识,拓宽眼界,从而获得更多的我想要的写作经验、技巧以及素材。

因为经历的许多坎坷和身心背负了很多沉重的东西,有一天突然觉得,诗歌和散文已不足以表达我的所思所想,于是我开始尝试小说创作。对于没有什么小说创作经验的我来说,创作的重要源泉来自工作和生活。我笔下的小说人物大多有原型,但这原型可能是单个的,也可能是多个人的综合体。下笔的时候,他们的形象逐一从脑海中跳出来,邻居、故人、同学、偶尔邂逅的陌生人……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一一与我想写的人物分解、过滤、重组、重叠。有时候我像一个旁观者,有时候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分子。平常捕捉到的东西就悄无声息的显现出来,笔端随着生活的波澜写下不同阶层不同命运之间的世事纠葛,写下敏锐的个人在面对漩涡时的恐惧、闪躲,面对苦难的哀叹、悲悯,面对温暖的唏嘘动容。

这时候,文学就像是从生活中生出的枝蔓,我因为它沐浴阳光而快乐,因为它滋生新芽而雀跃,因为它茁壮成长而欢欣鼓舞。同时,我在它身上感受着生活跳动的脉搏,隔着距离,能清晰地看到生活的枝干,看清根系沿着血脉的走向。

但是,文学不是新闻。特别是小说,那更是新闻背后的东西。小说的英文是fiction,也就是"虚构",所以写小说的时候首先告诉自己是"假的",绝对不是现实。真的只能是新闻、是历史。那么,我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就是透过我的眼光、我的看法去表达。就连现在的报告文学,也不是直接记录和还原新闻,它的在场还要气氛烘托、它的背景还要文字渲染,通过生动的笔触和文字的韵律,赋予真实事件和人物以美的意向,让文章娓娓道来,不枯燥、不干巴、不刻板。所以,将自己置身文学的沃野,首先要接受生活的多面性,接受万物美好的同时,也要接受这世间苦难的人生,以及我们周遭可能随时显露的卑劣的人性。接受所有不完美带给我们的遗憾和痛心,并学会站在侧面和背面冷峻的观察与思考,把我们观察到的生活碎片连成一体,举重若轻地落到人心和社会问题的重音上。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理解这个"高于"是说文学作品与真实的俗世生活得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脱离生活实际,脱离时代背景,内容就容易空洞干涩;太近,容易俗,容易失去美的想象。把握好作品与生活的距离,作品的精神才能迸发,才能产生语言的张力和魅力。

在如今世故与物质化的社会中,文学或成为部分人束之高阁的精神供养品,或成为部分人手机里随视线流淌的另类快餐。但真正热爱文学的写作者,依然会在漫长的生命里保持着一份纯粹。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也依然会像一束光,伴随和照亮庸常的人生之路。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的碎片中淘取闪光的部分,孕育和发酵,让文学的枝蔓蓬勃向阳,鲜花盛放。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