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单说“住”,有房才有家,安居才能乐业。
1988年底,池州地区刚刚复建,我由东至县委宣传部选调到池州地委宣传部工作。
当时池州城内道路狭窄,房屋矮小陈旧,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找不到一家像样的宾馆旅社。从安庆“拎着皮包过江”到池州工作的干部和从各县抽调来的干部,因公房太少,大多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想办法找安身之地。
在很长一段时日,我与搬家结了缘(先后达10次之多),为此,吃了不少苦头,其中的揪心感慨至今难忘。
爱人没调到池州工作前,我搬过4次“家”。
起初,与单位同事在原杏花村宾馆等处,临时合住过三个多月的小房间。
1989年4月,我们集体搬进位于建设西路的原池州地区文工团的矮小平房。
平房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青砖墙黑瓦顶,每间七八个平方米,原是演员们的单身宿舍。地区文工团撤销后,年久失修,屋顶漏雨,地面潮湿,光线昏暗。衣服鞋被,几天不晒就出现霉点霉斑。
时任地委委员、地委宣传部部长也和我们同住在这种狭窄潮湿的平房里,并和我们一起搭灶吃自买自烧的“伙食团”。至今想起来,仍感佩不已!
我的第4次搬“家”,是在1990年10月,我随单位几个同事搬到位于九华路东侧的贵池民政局招待所,据说这是建国前大地主的住宅,中间是天井,四周是厢房。住进后才发现,房屋同样漏雨,霉气浓重,白蚁乱飞。
住了四个“家”,除只住了七八天的杏花村宾馆外,其余三个“家”,都没有单独的卫生间,都没有个人洗澡的设施。
新中国建立后,池州经历“两撤三建”,失去了许多发展机遇,特别是失去了1978年到1988年改革开放的十年发展“黄金期”,基础薄弱,百废待兴,池州复建,就是为了恢复发展、加快发展。池州兴衰,匹夫有责。要住上好房,我们必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改变池州贫穷落后面貌,让池州尽快富起来、强起来。
我在此后几次找房搬家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池州复建的必要性,进一步感受到池州必须加快追赶、奋力崛起的紧迫性。
1991年6月,我爱人调到池州工作,儿子随来读小学。一家三口相聚于一地,本该欢天喜地,可我却为找住房安家犯了愁。
我跑遍了池州城区,却难找闲置待出租的空房。城区南边的齐山坐落着池州水泥厂,北边池州港边竖着池州铅锌厂,西边从长江口往杏花村方向,依次排着池州造纸厂、烧碱厂、农药厂。全城西、南、北三方,全是污染大的企业,浓烟滚滚,毒气呛鼻,害得很多居民终年不敢打开窗户,不能在外晾晒衣被。城中的清溪河故道多处堵塞,成了堆放垃圾、排储污水、蚊蝇猖獗的“龙须沟”;东北方向的百牙山坟墓密布,杂草丛生,山南的百荷园成了臭气熏天的污水塘;城东的白沙湖经常破圩,一下暴雨城内就防汛告急。池州城内除长江路、秋浦路外,几乎找不到宽阔平坦的马路,城内没有出租车、公交车,只有突突响横冲直撞的“马自达”。
这就是当年的池州状况。
我骑着自行车在池州城区东奔西跑多天,终于打听到池州老城区东街与孝肃街相交处有一处做服装生意的个体户,有间房对外出租。机不可失,我赶紧找到房主人。
当年7月,我第5次搬家住进了此房。
这是幢坐东朝西、独门独院的二层楼房。房东一家住楼下。我一家租住在楼上。楼上只有一间正房、一个阳台和斜披的小厨房。正房顶是水泥预制板,没有隔热层。酷暑时,烈日从早到晚炙烤着此房。那时没有空调,尽管整天吹电扇,仍汗流浃背,天天像窝在蒸笼里洗“桑拿”。楼上没有卫生间,小便须用痰盂端着倒进附近人家的厕所,上厕所往往要排队等候多时。
在这家住到1992年春天,一个周末,爱人将一家三口的20多件冬装全部洗好,晾在厨房和阳台上。我们夜里睡得太沉,第二天清晨发现这些冬装被翻墙进院的小偷全部偷走了,一件没留。
冬装被窃,报警无果。于是,我在惊恐中求助于池州师范领导,于1992年8月,第6次搬家,租住了该校的几间平房。1996年6月中旬,池州城区暴雨倾盆,因城市防洪排水设施落后,处于洼地的池州师范水深齐腰,我当时跟随时任地委主要领导在石台县抗洪抢险,爱人转来电话告急:家里已被洪水淹了。可鞭长莫及,我无法赶回来。回家后才知道,幸亏住在楼房的七位热心教师及时伸出援手,将我家的家具拢成七份,转移到他们家暂放。
那些天,我做梦都想拥有一套“永久牌”的产权属于自己的住房啊!
洪水退后,适逢地委宣传部一位同事调到合肥工作,他住在建设西路干休所二楼的40多平方米的房子腾空了。在单位领导安排下,我第7次搬家,住进了按面积计算房租的公房。
1998年9月,爱人工作的单位空出一套面积近70平方米的住房,加上我已调出宣传部在外单位任职,不能再占住此房。于是,我第8次搬家住进了市新华书店的平房宿舍。
8次搬家特别是后4次搬家,每一次都身心疲惫,许多生活用品都丢三落四地遗弃了。时值池州复建后恢复发展的夯实基础期,正一步一个脚印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不断壮大着经济实力。在此前景下,我虽然搬家很烦很累,但租住的房屋是越来越好。
2000年6月,池州撤地建市后跨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池州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了沧桑巨变。九华山机场、宁安高铁、东九高速、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池州港新旅游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运营,跨入了“游轮时代”“航空时代”“高铁时代”。投资3亿多元,历时3年多,全面疏通治理了池州主城区的清溪河故道,两岸建设了大批景点景观和游园广场,召回了“清溪夜月”,呼来了“百牙荷风”。池州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合理开发、严格保护“城区明珠”平天湖的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了“山水在城中”的特色景观。2015年3月,池州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池州成为第一个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第二个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池州变大了、变强了、变高了、变靓了,变成了生态、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泛“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广场、公园游人如织。入夜,数万盏华灯齐放,池州城汪洋一片灯海。处处张扬健身娱乐、歌舞升平的气象,到处可闻其乐融融和睦温馨的笑语。
与此同春。池州于地改市的2001年6月,组建了市房地产管理局,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房地产业按照“打造最佳宜居城市”的目标,快速健康发展。
2001年底,池州撤地建市不久,我分到了公改房,面积达到92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卫。第9次搬家,搬进了不要房租、属于自己的“家”。这一住就是7年。
2008年8月,我第10次搬家。搬出位于市黄梅戏剧团六楼的这套公改房,在翠微西路烟柳园小区购买了一套面积达110平方米的商品房。居住至今的这套房,坐北朝南,透光通风,位于二楼。出门就是西街商业区,抬头就是大润发超市,公交站就在小区门口,十分适宜安居晚年。
我在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间,从到处找房租房安家,到终于分到拥有产权的公改房,再到住进自购的商品房的10次搬家经历,不仅见证了池州不断发展兴旺的历史进程,也充分印证了: 国泰才能民安。
池州的巨变只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如今,中国经济社会的“颜值”越来越靓,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富裕,从贫困走向小康,7.4亿穷人成功脱贫,13亿多中国人民活得体面活得有尊严。中华民族实现了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民富国强的今天。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大河无水小河干。爱小家爱自家,更要爱大家爱国家。
愿我们的小家更幸福安康!愿我的祖国这个大家更美丽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