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末生活在上海,里弄里每隔几十米会有一个垃圾箱。说是垃圾箱,其实更像是个小型垃圾房。通常倚靠着墙角而建,水泥砌成的,长方形,一米多高,面积在两三平方米以上。正面有一个没有盖子的大口子,从口子往里倒垃圾。垃圾当然并不分类,干的、湿的,活的、死的都有。有人将自家猫刚生下不久的猫崽,也扔进垃圾箱,看着让人很不忍心。
水泥垃圾箱在上海存在过多长时间,似乎没人进行过研究。2006年秋天,老房子拆迁。我不远千里从武汉赶回去看最后一眼,那时里弄里的石库门房子已经拆得只剩残垣断壁,犄角旮旯里的水泥垃圾箱却还在那儿,它们可能会坚守到最后时刻。这些垃圾箱担负着弄堂新陈代谢的功能,这么多年里却也带给人们许多困扰。尤其夏季,酸臭味波及周围几十米范围。苍蝇、蚊子、老鼠,以及如今极少见的臭虫,以那儿为根据地,进入千家万户。
八十年代初迁居武汉,住在工厂家属区。那儿没有垃圾箱,每天早上七点多,准时有运垃圾的板车经过每栋楼。拉板车的师傅并不说话,一路摇着铃铛。各家各户都会派一个人,拿着畚箕、垃圾篓飞奔下楼,将垃圾倒入迷你版集装箱一般的板车车厢里。板车每天就来这么一次,于是睡懒觉就成了奢望,家里起码有一个人得准时起床。而那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只能靠邻居帮忙倒垃圾。好在那时候邻里关系密切,这倒也没成为社会问题。
八十年代末,父亲分到了福利房,住进了新型家属区。楼里每个单元都有一条从一楼到顶楼的垃圾通道,通道横切面积大约有两平方米。从此倒垃圾就非常方便了,随时在楼道里的垃圾口倒进去,听得“轰隆”一声响,就完成了。从此不必竖着耳朵听楼下的铃铛声,星期天想睡到几点都可以。
然而垃圾通道与旧上海的水泥垃圾箱具有同样的弊端,那就是不太卫生。而且酸臭味影响到各个楼层,“四害”更加贴近每家每户。另外随着房价渐渐涨了起来,大城市里寸土寸金,占用这么多公共面积,经济上也不划算。九十年代末新建的小区,都没有这样的设计了。如今小区里都是清一色塑料垃圾桶,每天早上由环卫车来清运垃圾。好一点的小区,有了分类垃圾桶。据说不久,有十几个大城市也会像上海一样,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
虽然就简便性而言,单元内垃圾通道最方便。不过就卫生状况而言,分类垃圾桶不仅环保,也更有利于气味等污染的控制。如今大家都更看重生活质量,眼界也比以前高了,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新的垃圾处理方式即便会使大家一时不便,但回头看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扔垃圾方式的改变,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几十年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