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饥饿感

知远网

2023-09-12文/陶昌武随笔

富足让年幼无知的孩子失去饥饿感,丧失追求的动力和危机意识

饥饿感是人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让人老是感觉如饥似渴,想吃东西,对食物充满期待。

堂弟的两个孩子,大儿子十岁,小女儿三岁。两个孩子给人的印象,就是不馋。不像有些孩子,仿佛八辈子没吃东西,见了食物就兴奋,就激动得不能自已。

堂弟家的经济条件一般。夫妻双方,四只肩膀扛四张嘴。堂弟有个电工证,零星地承接一些家装的苦活,弟媳守着一间小铺子,卖点水电材料。用通行的标准衡量,基本上够温饱,不缺吃少穿。兴许是他们深谙"人生在世,吃穿二事"的真谛,在吃的问题上,从不亏待自已。想吃什么,毫不犹豫,包括超市里的各种包装食品、时鲜果蔬,带有浓重乡愁味道的土特产、从未尝过的外来物品,出手始终大方。至于儿女们,指定想吃的东西,更是想方设法,给予满足。用一些亲友的话说,只差没有那么高的梯子,不然星星月亮,可能早被摘下来,交给孩子们收藏了。

每次去堂弟家,杂乱的客厅里,到处可见或开封后未吃完的糕点,或咬了一口扔在桌上的苹果,或剥开后被污染了的核桃,还有吃剩的饭菜,经常大半碗的倒掉。甚至我还在垃圾桶里,发现完好无损、只是有点蔫萎的果蔬。

没有丝毫节俭意识,是堂弟一家给我的感觉。

这天,我又来到堂弟家看望堂叔。堂叔和名叫小丽萍的小孙女,正在看动画片。小丽萍两眼紧紧地盯着电视屏幕,对我的到来没有反应。我和堂叔打了招呼,坐下来陪他聊天。堂叔随手把茶几上的竹篮,推到我面前,随口说了声:"吃吧,他们刚买来的核桃。"我一看,竹篮里除了核桃,还有板栗、枣子和晚熟的李子。我用钳子夹了一个核桃,自己吃了一半把另一半递给小丽萍。她原本还是随意摆放的双手,突然收拢,抱在胸前,身体往侧边一歪,极不高兴地做出拒绝的样子。我又剥开一个板栗,递到她面前说:"好吃很呢,又香又甜!"她还是不要,摇头晃脑的,一副颇不耐烦的样子。接着我又拿起枣子和李子,故意在她面前晃荡,她仍然视而不见。堂叔见了,感慨说:"这些娃娃,哪样都吃足了,一个都不馋。"

是啊,因为哪样都吃足了,所以不馋。

我知道堂叔说的,不光是小丽萍,还有他的大孙子小立强。

因为不馋,所以每顿吃饭,两个孩子,要么直接不参与,要么随便扒两口,应付差事,要么故意唱对台戏——有米饭时,他要吃面条,有面条时,他要吃稀饭,有稀饭时,他要吃饺子,有饺子时,他要吃汤圆……总之,就是不认真吃饭,像是天生与饭有仇似的。

虽然我已年过半百,但实话实说,我比这两个晚辈要馋得多,见了什么都想吃。这种从小养成的习惯,也许这一辈子都没法改变。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度过。当时那种物资极度匮乏、缺衣少食的程度,现代人已经无法想象。比如说穿着,经常是一件衣服,补了又补,实在无法再补了,母亲才会将其撕来打布壳,因为做鞋子,要用布壳。没有换洗衣服,偶尔要去走亲戚,总是睡前洗了,放在炕笼上烘干,次日一早再穿了出门。三年师范生活,我是在一位表叔赠送的一套二手涤卡衣裤的陪伴下艰难度过的。读初中时,从家里到学校,整整六公里的路程,而且上坡下坎,山路崎岖。因为学校没有午餐,也没钱买零食,下午放学回家,饿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这时,如果能在路边的红薯地里,意外地掏到一个哪怕被耗子啃过的红薯,都会兴奋得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有时去山上放牛割草,累了饿了,突然在即将成熟的板栗和核桃树下,捡到几个果子,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仿佛中了大奖似的,足以让人十天半月处于兴奋之中。因为供销社总是缺货,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和几个邻居经常远道去邻近的云南省富源县背铁锅来卖,赚取微薄的劳力钱。有一次,父亲居然给我买了一件礼物:一个拳头大小、肥头大耳的胶娃娃。母亲和我,都深感意外,作为父亲一生中,送给我唯一的玩具,直到现在我的潜意识里,仍然潜藏着难以名状的感动。

然而,侄儿侄女们,面对长辈的关爱,面对丰盛的食物,却打不起精神。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丧失了激动、兴奋、感谢之类的情感?如果是的话,他们为什么丧失了这种情感?

是因为生活富足吗?我想,在相当程度上,是这个原因。

那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不应该富足?不!富足不是罪过,而是我们共同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问题出在哪里呢?溺爱。

茫然之中,我突然眼前一亮,明白过来,出在堂弟及其家人,对两个孩子的溺爱。我不由想起,二十多年前,还在乡下教书的我,那次进城,在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因为零食吃多了,不想吃饭。朋友的妻子,便诓哄儿子:"红儿乖乖,把这半碗吃了,妈妈给你一块钱!"结果这个孩子,读到高二就辍学了,因为成绩实在太差,读不下去。

如果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是有求必应,要啥给啥,如果在生活资料的管理和使用上,有所节制和保留,无论是吃穿、还是玩乐,让孩子随时保持饥饿感,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

饥饿感是维持人对食物产生欲望、产生好感的动力。这种动力,非常强大,它会驱使我们,去想方设法,追求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从而确保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我们没有了饥饿感,就不会有胃口,就会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从而丧失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曾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的罗大伦,算得上当下的中医名师,其在《舌诊》一书里,谈到一个现象:他接诊过很多营养不良的幼儿,感到很纳闷,现在的物质条件,孩子想吃什么都有,怎么还会营养不良?后来经过分析研究,他才发现,是因为营养过精过多造成的。

过精过多的食物,超过了胃的承载能力,无法消化吸收,不仅被白白排泄掉,而且还破坏了消化系统,导致无法很好地吸收营养。古语云:"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这句话用在这里,居然也很贴切。都说财多累已、食饱伤人,此之谓也。

因此营养学家建议,饭吃七分饱最好。憨吃傻胀,毫无节制,只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饥饿感来源于体内的血糖降低。因为长时间不进食、或因为劳动消耗过度,血糖浓度不够,饥饿感随之产生。侄儿侄女之所以对食物缺乏欲望,原因就在于,他们面前,随时堆满食物,想吃就吃,想吃什么都可以,体内的血糖浓度,随时维持着饱和状态。我认为,长此以往,必将对两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当我们的肌肤没有受到刺骨寒风的侵袭,就不会觉得衣服穿在身上是多么温暖;当我们没有体验过无家可归的滋味,就不会感到有一间遮风蔽雨的草屋是多么幸福;当我们没有经历过跋山涉水的劳累,就不会觉得坐在飞驰的汽车里,是多么轻松;当我们没有体验过极度饥饿的滋味,就不会感到粗菜淡饭都那么爽口……因此作为人,随时保持饥饿感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且不说在中国古代,道士们为了健康长寿在修炼中,要通过辟谷即禁食的办法调理身体,现代的医生们在治疗一些疾病时,也会采用饥饿疗法。因为人在饥饿的时候,平时处于休眠状态的一些潜能会被唤醒和激活,从而达到身体的自我调节和修补。科学家发现,人的胃里有一种固氮菌,饥饿时能把摄入胃中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化成氨基酸,以供人体所需。人都有一种感受,那就是一旦饥饿过度,反而觉得不饿了。谁说"西北风"不能喝?不但能喝,还能充饥呢!

我向堂叔和堂弟建议,对两个孩子,还是节制一点、吝啬一点,让他们随时保持饥饿感,这样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堂叔和堂弟都说,因为想起自己过去成长的艰难困苦,现在又不缺少浪费的这点东西,所以才对孩子们大手大脚。

我说,作为长辈,谁都会这样想,很多人也在这样做。但这种爱心,最终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何况他们都处于性格养成阶段。有专家说得更为严重,说对孩子的溺爱,等于扼杀。

令人纳闷的是,与孩子们的厌食相反,当今世道,物欲横流,财富至上,太多的人们,在对饮食、对穿着、对出行、对居住等等,对可以用金钱衡量和购买的东西,总是感到饥饿,总是觉得不满足,总是意犹未尽,总是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

君不见,有些人面对丰盛的食物,包括山珍海味,总在唠叨,这样不好吃、那样不好吃,什么都不合口味;君不见,有些人衣柜里的衣服,早已够开服装店了,可是却天天抱怨,没有合身的可穿;君不见,有些人轿车拥有三四辆,从本田到宝马,从别克到路虎,用车时却不知道,该开哪辆,因为总觉得,哪辆都不如意;君不见,有些人名下的房产,一套又一套,从平层到错层,从楼中楼到别墅,无不都是豪华装修,可是却居不安业不乐,成天抑郁寡欢,老是在想,怎样才能拥有一座海岛,甚至梦想将天下据为己有……这样的人,就像罗大伦眼里,那些营养不良的儿童,因为占有太多,他们的消化系统——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遭到破坏,失去了消化吸收能力,老是觉得没有吃饱,老是有一种强烈的饥饿感!

《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但在这个以财富论英雄的时代,知止者寥、近道者罕矣!

这是两个截然相反、背道而驰的现象。但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却惊人的相同——都是因为富足,相对的富足。富足让年幼无知的孩子失去饥饿感,从而丧失追求的动力和危机意识,也让太多的人占有财富的欲望无限地膨胀,然后不择手段地撷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