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中橱柜内存放着一本淡黄色的粮油供应证,翻开第一页是粮证的发行单位和粮证的持有人。我家先后拥有两本粮油供应证,父亲和大姐的一本因年代已久,找不到了,而我和妻子儿子的那本却仍保存至今,因为它记载着特殊年代的永久记忆和我家几代人生活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解放后,因公私合营,父亲和大姐被吸纳为合作商业人员,成为城镇户口并拥有一本由扬中县粮食局发放的粮油供应证,每人每月由国家供应28斤计划粮和4两豆油。当时的大米每斤一角二分,面粉每斤一角六分,这都是政府财政补助的低价。
由于母亲和我、小姐姐及弟妹是农村户口,只能依靠劳动争工分分粮,因我们年幼,只有母亲一人干农活争工分,年年缺粮。生产队分的粮食少不够吃,勤劳的母亲就利用居家空地搭起了瓜棚豆架,种上扁豆、豇豆、黄瓜、南瓜等,同时还利用自留地栽上萝卜、山芋、芋头、蔬菜等农作物,小姐姐也经常带着我外出挖野菜、挑马兰、拾稻穗、拣麦穗。大姐还用平时节省下来的计划粮兑换成粮票买些副食品带回家弥补粮食的不足。由于母亲的勤劳和父亲、大姐粮食供应证上计划粮油和计划票证的接济,全家人渡过了生活难关。
70年代初,我中学毕业后随扬中地方武装民兵团前往南京"九四二四"工地参加国家重点钢铁工业建设。开始在连队任文书,后来调至团部政宣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因"九四二四"工程属重工业,每月供应粮食48斤。我从事文字工作,吃得少,月月粮票有积余,便将平时节省下来的粮票寄回家,帮助家人解决吃粮困难。记得第二年的夏天,我收到在上海工作的表姐夫的来信,他告诉我表姐带着儿女来上海度暑假,我想,一家5口人在上海吃喝,仅靠表姐夫一人的计划粮油肯定有困难,我随即将平时节省下来的200斤粮票,又向同事借了100斤,合计300斤的全国粮票邮寄至上海,帮他们渡过了生活难关。后来,每每提及此事,表姐和表姐夫仍是感激不已,实际上,我只是知恩图报,小时候家中困难,都是表姐和表姐夫绐予关心和接济。
70年代末,中断了十余年的子女顶替父母工作的政策再度落实。这时,我已是中学的民办教师,依据当时的顶替政策,有关部门决定将我的戸口从农村迁至城镇。接到通知的当天,我高兴地乘车前往县公安局和粮食局办理了户口迁移证和粮油供应证。在乘车回家途中,我将手中的户口本和粮油供应证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高兴和喜悦难以言表。
因为这两个证件是父亲一辈子的期盼,也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和追求。更何况,当时虽然粮油等食品比起50年代至60年代有所缓和,但整个社会的商品物资仍很匮乏,不仅粮油,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肉、糖、火油、肥皂、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仍是凭票计划供应,有了粮油供应证,家庭日常生活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进入80年代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及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供应情况开始回暖,尤其90年代开始,非农业户口家庭中的粮食也开始出现剩余。也就在此时,国家又出台了教师家属农转非的政策,妻子和儿子的户口也从农村迁入城镇。意想不到的是,妻子和儿子仅仅享受了几个月的计划粮油供应后,由于国家实行粮食开放的政策,取消了粮食定量供应,城镇居民的粮油供应证也自然取消。
如今,稂食产量更是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再也不必为吃粮担忧,但勤俭节约仍是我们家一以贯之的优良家风。我和妻子平时生活节俭,不浪费,同时经常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教育子女深刻领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引导和教育他们坚持厉行节约,坚决纠正吃喝上的浪费。我还利用参与关工委工作的机会,通过暑期校外教育辅导站教育中小学生,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在倡导全社会开展"光盘行动"中所强调的"越是有粮食吃,越是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的谆谆教诲,让光盘成为生活习惯,让勤俭成为价值追求,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爱粮、节粮应从小从我做起的道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自觉养成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