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冬至时

知远网

2023-10-20文/马峰情感

常言道:"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大雪一过,冬至便像时光上的一个刻度如期而至。自古以来,人们都比较看重冬至这一天,因为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节气,又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所以每年冬至,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总会把它的内涵演绎得淋漓尽致。

民谚曰"冬至大如年".过去人们称冬至为"冬节"、"亚岁"或"小年",在传统上将其列为"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一。因此,每逢冬至,人们便会有一种满满的仪式感。

冬至,寓意寒冷的冬天来临。此刻,冬天的大门彻底敞开,任凛冽的寒风自由进出,任洁白的雪花飘落门楣。这时,外出的人们都要回家过冬至,表示年终有所归宿。"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孩子们聚在一起,跳皮筋时嘴里也唱着:"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敬祖宗,把墓扫,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淘淘。"对北方人而言,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小时候,每逢冬至这天,母亲也跟村里的其他妇女一样,总是早早起来,吩咐父亲去把埋在后院里的萝卜刨出来三五个,提前洗净上面的泥土,再切成薄片,放进开水锅里焯个半熟,然后捞出来晾凉。接下来,灶房里便会传来"咚咚咚"的切菜声。到了中午,一家人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萝卜馅儿饺子。吃了饺子,似乎就能嗅到春节的味道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月,萝卜白菜几乎成了乡下人家里的主要蔬菜,平时饭菜里也很少见到荤腥。于是,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我时常会流露出一种不悦的情绪。这时,在一旁的父亲就打趣说:"冬至不端饺子碗,耳朵冻掉没人管。"母亲和颜悦色地说:"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吃饭不要弹嫌,快吃吧!"我这才端起饭碗。坐在一旁的爷爷,一字一板、慢吞吞地又给我讲起了冬至"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故事。父母的教诲、爷爷的期盼,依然历历在目。

后来上了学,地理老师给我们讲,冬至里面藏的学问大着呢。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冬却是在冬至之后。从冬至开始,北方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也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故而民谚有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数九就是从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是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到春耕的时候了。唐代杜甫有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意在告诉人们:季节变化人事兴替,相互催促,冬至过后天气转暖,春天又将到来。这也是"冬至"的哲学,它告诉我们一个物极必反的道理。正所谓"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如果能在"冬至"的哲学里感悟生命,懂得在寒冷的冬天就已经知道春天离我们不远。冬至过后,在寒气袭人的日子里,我也常会在心里默默念起英国诗人雪莱的那句诗:"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

冬至是季节的一个片段,季节如人生的一个画面。这个看似普通的节气现象,却蕴含着人生哲理。让我们收拾一下心情,铆足干劲,再把所有的不快与烦恼埋藏起来,迎接新的春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