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城旧事

知远网

2023-11-20文/姜华情感

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江河交汇,秦巴相依,水绕山转,状若太极,称之曰: 中华太极城。

大约是在明末,或清初的一个秋天,天空可能落着小雨,汉江上的风刮过来阵阵寒意。为逃饥荒和战乱,我的先辈举家北迁。从湖北麻城出发,溯汉水而上,去异乡找寻生存的土地。汉江中游滩多浪急,江风陡峭,又是逆水负重而行,船工和纤夫皆万分辛苦。路上可能走了七天,或者九天,就来到了旬阳,在一个貌似太极城的地方,祖先们停下了脚步,最终选择在老城阴鱼岛上定居下来,到我这一辈,已浩浩然六代矣。

旧志云: 洵河大半楚人家。说的就是我们。

如今,300多年过去了,我们在这块土地扎下根来。兴桑养蚕、印染织布促进了农耕文明,方言替代了母语,家族的树枝日益叶茂果硕。我们把先人一个个送走,又迎来一拨拨新生,在慢慢逝去的光阴中完成了秦楚文化的嫁接,让她们生出奇花异果。

一眨眼,我已经在这个小城生活近60载了,而太极城发生的那些平凡而遥远的故事,恍若就在眼前,如满天星光,摇曳而多姿。

社 火

社火因场面宏大,参与者众,歌舞器乐兼备,成为旧时旬阳春节期间最为热闹鼎盛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

社火少不了传统三大件: 舞龙、耍狮、采莲船。小件配有竹马、地箩、赶驴、彩车、高桡、二鬼摔跤、张公背张婆、大头和尚戏柳翠等等,不一而足。

龙又分为懒龙、站龙和滚龙,常由16个汉子举舞,而关键是举龙首者。也有16个女子举舞,谓双龙,分黄绿。龙便有了性别之分。

狮子又叫太平灯,分为火狮子和神狮子。玩狮子的人大多是练家子,他们往往精着身子,俩人一组,随耍狮人移动,翻滚腾挪,八面威风。另外狮子还要负责打场子,躲开那些用石砖和牛角做的火冲和花炮。到了主家门前都要喝彩,一人领唱,众人皆合。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彩船多为水运船只类型的缩小版。大致分为老鸦船、摆江和丘子船等。船打扮的珠光宏气,船里坐着美女姣娘,前有艄公撑船,左右有四个丫头帮船,还有媒婆摇在船前船后。彩船在民间社火表演中,极尽说学做唱之能事,乃为老少皆宜的一大看点。

而竹马、地箩、赶驴、彩车、高桡、二鬼摔跤、张公背张婆、大头和尚戏柳翠等,皆有各自表演的套路和绝活,既有秦人阳刚之美,又具楚国婉约之韵。

旧时的旬阳县城,民间社火班社林立,最出名的当属东西二关的东社和西社。有小汉口之称的旬阳,水运十分昌隆,城外居民均以汉江、旬河水运为业,东关和西关大多居住着船工的后裔,他们经年生活在水上,驾船走水习以为常,男女们不仅水性好,歌唱得更野。而每年东西二关的社火比拼,更是像后娘打娃,使足了暗劲的。

县城的社火每年都是正月十二出灯,正月十六卧灯,先敬神仙,后游凡人,玩罢大街再游本社,彼时山城人头攒动,扶老携幼,巷满街塞,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快活。

正月十二晚,东西二关应时出灯,两队社火狭缝于河街。锣鼓紧处,东社令字旗下闪出永字号船长胡老大,张口就是一段花鼓下河调:

唉,小小鲤鱼红了鳃,

花鼓子好唱口难开。

东社行的是顺风船,

有种撵上来。

张口就充满了火药味。

胡老大歌声刚住,西社张驾长的七岔子便传了过来:

唉,大河有水小河满,

大河无水小河干。

泥鳅爬在险滩上,

想跃龙门难上难。

势均力敌。往往以这样的斗法开头,一晚上都很难决出胜负,第二晚再接着斗,这只是文场。武场就要看各自表演的绝活了。

灯火阑珊时,人困马乏,打道回府。

时值一九六一年正月十三日晚,天空飘着小雪,刚过一岁的我,骑在父亲脖子上,手脸冻得通红。

经验告诉人们,消亡的可能是糟粕,存活的大多皆珍珠。

民族民间文化,如同那满山遍野生长的山菊,张开小口就能歌唱。在渐进的岁月中顽强着自己的生命,开花结籽,万代繁衍,生生不息。

剧 团

20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家从旬阳老城茶园搬到府民街(衙门口)居住,新家对门就是县汉剧团的剧场,叫汉江剧场。

记得当时剧场蛮大的,长排座椅上都编有号,用白漆喷在椅背上,左边双号,右边单号,纵横6个通道,大约可容纳600多人。剧场既能演戏,又能放电影,还能开大会,灯光、通风、隔音、消防、乐池等功能齐全,还有幻灯字幕机,就是音响效果差些。戏剧演员常常在台上把脸挣的通红,观众还是听不明白,只有伸长脖子,去看舞台两侧的字幕。字幕从舞台两侧垂下,再用幻灯机把字打上去,那些龙飞凤舞的字都是手写体,看上去也是一道风景。即就是这样子,在那个年代还是蛮先进的呢。

那时县城的魁星楼还在,就在舞台后面,约有五六层高,可能筑于明代,样子很是破败。楼上究竟有什么稀罕玩意儿,由于大人严禁我们攀登,所以一无所知。

剧场票房设在大门口,有专人负责售票,票价一角钱左右。一般只售当日票,除了节假日有大型演出,才有预售。往往有新戏或电影上演,县城路口皆张贴有海报。演出当日,售票窗口人头攒动,前涌后挤,更是百般地热闹了。其实有相当一批年轻人,挤上去主要是争阅那位漂亮的武昌售票妹子。于是有的人鞋挤丢了,有的人帽子挤掉了,有的人假牙挤掉了。

剧场外也是一个舞台。

剧团那时演的主要是汉剧。记得剧目有《铡美案》《十五贯》《黄天荡》《柜中缘》和《辕门斩子》等,还演出了《朝阳沟》和《红灯记》等样板戏。不管演什么,都会有人去看,只是那时人们都不富裕,听以,剧场往往虚位以待,像人们的肠胃。往往在这时,剧场守门的鲁叔就过来敲门,放我们进去看戏。说实话,我那时看戏大多都是"混"的。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上面一个红头文件,就把县汉剧团给撤了。可是太极城里的人,对汉剧的感情却很深呢,他们至今能记得剧团文武场里的那些"角儿" .谁谁花脸、谁谁小生、谁谁青衣、谁谁主弦、谁谁司鼓……一些老年票友更是自发组成了民间汉剧自乐班,若遇红白喜事,他们都要去唱上一晚,曰:唱万子。

剧团里的演员,大多都老了。许多人已经过世,他们早就不唱汉剧了。新世纪到来时,上级又让振兴汉剧,但这都是后来的事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