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那台缝纫机一直摆放在母亲卧室靠窗的一角,即便是之后搬了家,摆放的位置依然没有改变。
那是一台老式的蝴蝶牌脚踏手动缝纫机,是母亲的专属器具,迄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工龄".小时候家里穷,除了一个衣柜、几个木箱、几张床以及桌子板凳外,家里基本没有什么家当,唯一值钱的"硬件"就是那台缝纫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可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年轻人结婚时必备的"三大件"之一,谁家里能有一台,都是很了不起的。
在那个年代,成品衣服不仅少而且贵,我们穿的衣服,都是买布料来加工。家里没有缝纫机前,基本上都是拿布到缝纫社请人加工。为了节约开支,缝缝补补及一些小件的东西,都是心灵手巧的母亲手工缝制。
后来母亲产生了购买缝纫机的念头。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什么都要凭票供应,有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等,当然购买缝纫机也不例外。几番周折,父母托熟人弄到票后,花了父亲两个月的工资,才在百货公司买了这台缝纫机。自从家里有了缝纫机,我们全家人穿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裁剪和缝制,缝补衣服也省事多了。
对于这台来之不易的缝纫机,母亲可是爱护有加。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减少磨损,母亲不仅在脚踏板上垫了一块纸板,还将手动转盘和机头手握的地方都用布条缠住。每次用完后,母亲都会将传输带松了,把机头放进机肚子里,盖好盖板后,又在机面上套上罩子。还随时对机子进行保养,在齿轮上加润滑油。
母亲没有学过裁缝,给我们做衣服,全靠自学。刚开始学裁布时,母亲先在样衣上量好尺寸,在旧报纸上放好样,剪下来再用画粉描在布料上裁剪,以免裁错了浪费布料。裁剪衣服剩下来的边角布料,母亲都会充分利用,小的用来粘鞋垫做鞋子,大一点的裁成小三角形拼接好,做成枕套、坐垫套或围裙等。各种不同花色的布料拼接在一起,还挺漂亮的,现在父母家里沙发坐垫用的还是那种套子。
以前看见母亲用缝纫机,我们觉得新奇,趁母亲不在时,就偷偷弄一下,用废本子或小布条在机子上缝着玩。母亲知道后很生气,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虽然母亲没有进过学堂,但也深知读书才有好日子过的道理,所以总会唠叨着教育我们,关心着我们的学习。母亲常常教导我们,要吃得苦中苦,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勤俭持家。她一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我们兄妹。
在那个没有电视看没有手机玩的年代,母亲的缝纫机让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我们做完作业后就会守在旁边看,还时不时还想摸一下,帮母亲穿穿针或是用梭心倒一下底线。时间长了,母亲禁不住我们的软磨硬泡,便把线拿开了,用一些不要的旧布教我们在上面练习踩直线。刚开始时,看似简单的直线也总是被我们踩得歪歪扭扭,还常常把针弄断。母亲便耐心地教我们如何调节,说这和做人是一样的道理,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在用脚踩踏板的同时,一定要用手稳住布料,并慢慢朝前推送,这样做起来不仅轻松,而且缝出来的东西也好看,同时还教我们缝制一些简单的鞋垫、袖套等。
曾记得,那时母亲为了节约布料,给我和妹妹做新衣服时,常常买一样的布料套在一起裁,每当我俩穿着相同的衣服走在街上,往往会引来路人诧异的目光,不认识的人还以为我们俩是双胞胎呢。
母亲是一个典型而且比较传统的中国女性,她总是不懈地忙碌着,任劳任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而善良,朴素且节俭,长年累月操持着我们这个家。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我们能穿上母亲亲手用缝纫机缝制的花布棉衣、灯芯绒外套、的确良衬衫、卡其布裤子,现在想起真的是倍感幸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今布料品种繁多,成品衣服款式更是时尚新颖,市场上缝纫机品牌也多种多样,而且还是多功能全电动的。前些年,我们也尝试着想给母亲换台新款的,但母亲都婉言谢绝了。母亲依然钟爱那台陪伴了她几十年的老式缝纫机,并把它当宝贝一样保护得好好的。虽然机子磨损,零配件坏了,母亲还是到处寻找配件更换。记得前几次回老家,母亲还跟我提起,让我留意看有没有缝纫机的"牙齿"和"脚"卖。
如今,母亲已经年迈,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不仅眼花,腿脚也不利索了。加之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现在母亲再也不需要辛辛苦苦自己做衣服了,那台缝纫机也逐渐很少使用。但每次看见它,我总是想起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戴着老花镜,坐在缝纫机前穿针引线,专心给我们做衣服的身影。虽然它已变成那个时代的记忆,但对我们而言,它不仅承载着母亲对我们无私的厚爱,更多的是承载着母亲对我们深深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