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老鹰岩

知远网

2023-12-11文/黄显旷随笔

老鹰岩是家乡众山的最高峰,整个山形就像一只雄鹰在展翅高飞。前面那高大嶙峋的白岩石就像雄鹰的头颅,两边的山峰就像雄鹰的翅膀,后面的山峰就像雄鹰的尾巴。

每逢踏青时节,我都要去登老鹰岩。今年踏青时节,我又登上了老鹰岩山巅。这几十年间,我不知多少次登上这座山,每次都感觉到山坡在变,这一次更令我感慨万千。我搀扶着妻子站在山顶上朝前看,连绵不绝的峰林尽收眼底。每座山坡上都长满了绿树,把山峰严实地包裹,与建州那年登山所见形成明显对比。

1982年,那时我还在兴义师专读书。参加建州庆典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带着女朋友(现在的妻子)回到家乡,携手登上了老鹰岩,看到座座山坡上的林木被砍光,山体裸露,遍体鳞伤,没有生机。

今非昔比是如何成就的呢?说来话长。

家乡纳桃村位于义龙新区龙广海坝中央,良田万顷,吃米饭不愁,提起烧柴禾就伤脑筋。青少年时代,除了读书学习之外,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找柴禾上。柴禾到哪里去找?田坝里没有,只好到山上去找,老鹰岩就是首选,因为它离家比较近,树木长得茂盛。乡亲们来到山上,先把大柴砍掉挑回家当柴禾烧,再把小柴砍掉挑回家当柴禾烧,最后还把细柴也割掉挑回家当柴禾烧。柴禾被砍完了,乡亲们就扛起锄头去把埋在地下的树根挖回家当柴禾烧,山坡上到处都是"伤疤".再也找不到柴禾了,乡亲们就到老鹰岩附近的山坡上去找,方法和对付老鹰岩一模一样,弓背山、九头山、坡埂山、瓮江山、月亮岩山等无一幸免。把本村山坡上的柴禾都砍完了,就向毗邻乡镇的孔家坝、长湾、长瓦房、老丫口等地的山坡上去找。用不了多久,这些地方的山林也被毁坏殆尽。

考取兴义师专之前,我也经常跟着乡亲们上山去找柴禾。直到1983年兴义师专毕业,到学校当了老师,才退出此列。

1984年冬季,我回家过春节,村支书老吴到我家来串门。他告诉我说,州县领导春节前到村里来检查指导工作,要求村干部要积极向群众宣传当年新修订的《森林法》,禁止乱砍滥伐破坏森林,加快国土绿化步伐。他们打算从改变村民生活方式入手,及时落实州县领导要求,希望我等在外工作人士积极支持配合。我虽满口答应,但内心却在打鼓,担心他们的意愿难以实现。

家里的厨房那时候不叫厨房,而是叫厢房。每户人家的厢房里都砌有一个连体大灶,由两个灶体构成。灶台上分别安放着两口黑色大铁锅,一口用来煮猪食(当年养猪喂熟食),一口用来炒菜做饭。灶堂内空间宽敞,烧火时需要放进去很多柴禾,火势才燃得旺。柴禾放少了,火势燃得不旺,就会减缓炒菜做饭的进度,即使是炒一小碟菜也要添进去许多柴禾。祖祖辈辈都这么做,乡亲们没有谁觉得不妥。吴支书等村干部却认为,使用大灶大锅炒菜做饭太浪费柴禾,决心从改灶入手,改变村民生活方式。他把自家厢房里的大灶拆掉,砌了个小型灶台,买了一套小型炊具,用来炒菜做饭。经过一段时间反复试验,他发现用小灶小锅炒菜做饭所费柴禾比用大灶大锅要少很多。他还引进生饲料养猪方法,猪比喂熟食长得快,又节约了不少柴禾。试验成功了,他先让村干部跟着做,再到各村民组去召开群众会发动村民跟着做。不久,这种生活方式在全村推广开来,到山坡上去找柴禾的人大为减少,山坡逐渐披上了绿色。

吴支书等村干部没有满足"改灶"所取得的成效,他们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村民永远不再到山坡上去找柴禾。纳桃村距离龙广街上比较近,不到两公里。龙广场坝三天赶一场,每逢赶场天,都有人拉块煤到场坝上来卖。吴支书把自家的柴灶改造为煤灶,炒菜做饭不烧柴禾烧块煤,发现效果比烧柴禾还要好。此时,土地承包到户已经几年了,乡亲们已经开始走上致富之路,有能力购买块煤来代替柴禾作为燃料。在吴支书等村干部带领下,乡亲们都把柴灶改造成煤灶,炒菜做饭全都烧块煤了。烧块煤经济实惠,但夜间保存火种难度大,一旦火种熄灭,次日早上生火很不方便。吴支书等村干部急村民之所急,引进蜂窝煤生产销售,解决了生火难题,推动了村民生活方式持续改变。

乡亲们富裕起来了,不仅追求物质生活丰富,还要追求精神生活充实。他们逐步将瓦房改造成钢筋混凝土平房,遮风避雨得到保障。而且他们用积蓄购买了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可使用不久就坏掉了,不得不频繁地把电视机等家用电器送到龙广街上家电维修部去维修。乡亲们怨声载道,埋怨生产厂家质量意识低下,生产不合格产品,准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家电维修师傅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家电损坏与生产厂家无关,主要是由于烧煤产生大量煤气腐蚀家电零部件而引起。这是村里谁都没有意料到的,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包产到户政策实施以后,乡亲们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粮食有节余,就用来饲养牲畜、家禽,成规模的养殖户逐年增加,产生了大量牲畜家禽粪便,给村寨环境带来极大污染。这时吴支书年事已高,主动要求卸任,黄支书接任。他邀请镇农技站技术员到村里来,发动农户建沼气池,把牲畜家禽粪便装进沼气池里制造沼气,用沼气炒菜做饭点灯。此举深受乡亲们欢迎,养殖业快速发展,村寨环境污染得到根治。那些家庭人口不多、饲养牲畜家禽少的村民从自家实际出发,通过购买液化气来解决炒菜做饭的燃料问题。到山坡上去找柴禾的村民,又减少了一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打工热潮席卷全国各地。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去打工了,留守在家的都是些老人和孩童,他们无力耕种土地,也无力大规模饲养牲畜家离,不能满足沼气池沼气制造供应需要,沼气灯沼气炉因而成为废品。村民收入不稳定,液化气价格不低,不少乡亲表示消费不起。新上任的王支书非常着急,他担心乡亲们又到山坡上找柴禾。他想,要解决村民燃料问题,只有在用电上打主意。而此时村里已经有不少人购买了电磁炉、电饭煲等,开始使用电器来炒菜做饭了。但由于变压器功率小,只能满足照明用电需要,不能满足炒菜做饭用电需要,在午饭晚餐用电高峰期电压太低,不能正常供电炒菜做饭。只有提高变压器功率,才能把改变村民生活方式持续推向前进。然而,要安装大功率变压器,村委会不具备这个实力。怎么办呢?就在王支书一筹莫展之际,镇领导到村里来检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王支书把他这个难题向镇领导作了汇报。镇领导听后对王支书说,不用担心,州直部门、义龙新区都有干部在镇里面扶贫,我尽快向上级领导反映,请他们帮助协调解决。之后不久,上级供电部门就派人到村里来,把变压器和输变电线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乡亲们从此都可以用电来炒菜做饭了。王支书向施工领导等表示感谢。施工领导说,王支书,你不要谢我,要谢就谢脱贫攻坚好政策,谢农网改造好机遇,谢城乡同网同价新规定!

到如今,乡亲们已经多年没有上山去找柴禾了。老鹰岩及附近的山坡上,植被恢复得很快,再也看不到裸露的山体了。地处毗邻乡镇的孔家坝、长湾、长瓦房、老丫口等地的那些山坡也是如此。

与老鹰岩连成一体的月亮岩山坡下有一口水井,叫月亮岩水井。从老鹰岩山坡上走下来,我与妻子来到月亮岩水井旁边,看到井水咕噜噜直冒,溢出井池之外。而在月亮岩山坡遍体鳞伤之时,月亮岩水井都干涸了。我对妻子说,建州四十年来,纳桃村生态变化确实巨大!妻子反问我,难道仅仅是纳桃村吗?我说,当然不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