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书里不会有黄金,也不会有美女,只藏着孤独。一个人,一本书,无声的文字,墨色的线条,怎能不孤独?
在我们的生命中,孤独是不可避免的。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从小到大,孤独总是如影随形。小时候因为害怕写作业的孤独,偷偷跑出去找小伙伴玩耍。山村里的孩子除了玩泥巴、捉迷藏,没有玩具可玩,现在看来那也是孤独的童年。
偶尔听村里说书人精彩演绎《杨家将》《水浒传》,我听得如痴如醉,原来书里有这么精彩的世界。后来,我想方设法找书看。苦于偏僻的村子没有几本书可读,家里仅有的一堆小人书和作文选被我看了无数遍,无聊到查小人书的字数,整个村子也仅能借到《杨家将》《西游记》《红岩》等有限的一些书。能有更多的书看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事啊!看来,无书可看比读书的孤独更让人痛苦。
后来,我外出求学,第一次看到卷帙浩繁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我大开眼界。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世界里,我沉醉其中,不论武侠言情、中外名著,还是流行的期刊杂志,我都爱不释手。我不但可以在学校的阅览室、图书馆畅游书海,到了周末,还可以跟同学们在市里逛书店、逛书摊,常常打着挑书的幌子蹭书看。
毕业后,我步入社会。虽然仍热爱读书,闲暇之余也写些不痛不痒的文字,但是读书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我的心中不免充满了迷茫,对读书的热爱变少了。后来,我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越来越好,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但是看书的兴趣却像是消磨殆尽了。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让手机一步步占领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我们每天都玩手机,难道不是被手机牵着鼻子走吗?到底是我们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我们?读书不如和朋友喝酒、跳舞那般热闹,不如打牌、玩游戏那样刺激,必须要承受孤独。如今,还有多少人愿意捧着一本书读上一天?还有多少人能忍受这种孤独?
周国平说:“灵魂只能独行!”我心底里仍然热爱读书。说不清是因为孤独而读书,还是因为读书而变得孤独。读书或许并不孤独,书中有灵魂,与灵魂交谈,可以让内心获得宁静。通过文字,我可以与作者跨越时空促膝交谈,与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隔空会面,通过文字与自己的灵魂交谈,与心中的上帝交谈。
从一定程度上说,读书是孤独的来源,却也是抵抗孤独的良药。梁晓声说:“读书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的抵抗孤独的能力。”就让我们投入地读书吧,一起走进书中更深邃的孤独中,走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空旷的孤独中;走进“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的孤独中;走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的孤独中;走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绝世悲怆的孤独中;走进“字字看来皆是血”的辛酸的孤独中;走进瓦尔登湖的宁静的孤独中……
哲学家尼采说:“孤独的本质是坚厚的,没有什么力量能穿透它。”当一个孤独的灵魂与书相遇的时候,内心的孤独就会升华。爱上读书,爱上孤独,是一种无悔的选择,今生,我愿做一个孤独的读书人。读书从来都是寂寞的事,读书的人都是孤独的,但最终我们将不会一无所有。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为我们总结出了读书的终极意义:“上帝看到我们胳膊下夹着书走过来,就会不无嫉妒地说:‘看,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没什么可以给他们的。他们曾经热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