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父亲生于江南小城,那时人们很看重元宵节。过节那天街上特别热闹,有花灯可看,有灯谜可猜,还能欣赏舞龙舞狮和跑旱船。关于元宵节,父亲记忆最深的是那些穿着粗布衣的民间艺人。他们过节时会在大户人家家门口玩杂耍,一番起劲的表演后他们能得到不少赏钱,要是遇到人家心情好,他们还会额外得到年糕、汤圆、面粉、猪油等当时的紧俏物资,这时表演的班头自然是要千恩万谢。父亲说当时杂耍的项目繁多,不少民间艺人的技艺相当高超,他们表演的抖空竹、蹦铁链、硬气功、走竹竿等,往往赢得现场观众的一片喝彩。父亲最喜欢看的是滑稽戏,表演者能翻跟头、能打拳,他们常常戴着一顶用纸烟盒糊的帽子,穿着一件大褂,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连说带唱,语言诙谐,引得观众哈哈大笑。
我是70后,小时候的元宵节没有父辈那么热闹,民俗活动也少一些。在我的记忆中最深的是提着花灯游街。那时的花灯要自己做。元宵节早上,我从杂货铺买来竹篾、宣纸、红绳、颜料、蜡烛等材料,搭好形状,糊好纸,画上图案,花灯就基本做成了。等到晚上吃完汤圆,我便迫不及待地点燃花灯里的蜡烛,用木筷挑起花灯,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游街。元宵节的晚上孩子们提着花灯排着队沿着大街走,时不时还要在队伍里嬉闹一番。街上成百上千的花灯造型各异,在夜色的映衬下好似繁星,特别好看。游完街后大家聚在公园里猜灯谜,猜中灯谜的孩子还能得到奶糖、铅笔、橡皮、文具盒、饼干等奖品。多年来我抽屉里还一直保存着当年猜灯谜得到的绘着孙悟空图案的文具盒,它承载了我童年元宵节的快乐记忆。虽然搬了几次家,但我总舍不得把它丢弃。
日子如流水般过去,如今我已成家立业有了女儿。随着时代的进步我越发觉得传统文化在女儿这一代人中越来越淡漠。为了在女儿的记忆里留下元宵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印记,每年元宵节我都带女儿去逛庙会。傍晚庙会的各式花灯都已点亮,照得整条街流光溢彩。女儿最喜爱生肖灯笼,我为女儿选了一盏灯笼,一起掌灯逛庙会,十分有趣。女儿逛庙会既感受到节日喜庆的氛围,又能看舞龙舞狮踩高跷,她自然是不亦乐乎。庙会上,民间手工艺人还会摆起摊子做生意,有捏面人儿的,有吹糖人儿的,有画糖画的。我一边逛庙会一边给孩子讲述元宵节故事和传统文化,带孩子到老手艺人跟前观看这些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让女儿从小感受我国民俗的魅力,从而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三代人的元宵节记忆有着时代的烙印,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元宵情结".这种"情结"会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