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上去大理的旅途,我就想起洱海。这不是我独有的情结,事实上,去洱海,是每个到大理旅行的人都无法摆脱的宿命,像种在前世的记忆,冥冥中有一种由不得选择的魅力。
洱海,形若人耳,似倾听或拥抱。静卧苍山脚下,她如温婉的小家碧玉。山与海,仁与智,融进大理的魂魄,让这座城市多了些睿智和博大。
岁月积淀,留给洱海太多的铺陈。洱海之源,弥苴、永安、玉龙……苍山十八溪,万花、灵泉、隐仙……每一条河流和溪水,在时空的流动中放射出清冽的光,点化古人的才情博思。那些让人惊羡的名字,是遗落在凡间的精灵。我相信今日少有人能准确说出她们的含义,我们得承认,太多人对洱海浮光掠影的朝拜,缺乏融自然大美于心灵的智慧。对于居住在洱海畔或是到洱海旅游的人而言,生命的真义,更应该是回归一片清澈的梦境,寻找一颗如海的素心,栖居一段诗意的生活。
我去洱海时,正逢烟雨朦胧。一片灰色的雾霭中,看不清远山,隐约有一些小船,在清冷的风中飘忽。我们穿了雨衣,登上一张大船,向洱海深处找寻海的故事。四野苍茫,远远地,似有微弱的歌声传来,很快被风吹散,再近些,歌声慢慢变得清朗起来。我看到一艘小船上,有几人戴篾帽、穿蓑衣,手拿网兜正在打捞垃圾。那时,豆大的雨点落在他们身上发出窸窣的响声,他们却神态悠然地哼着唱着,似乎早已超然物外。我听不懂歌词的内容,只觉得那歌声仿佛是从茫茫大海里钻出来。导游说,那是白族的民歌,是大理人欢迎客人的语言。
大船和小船擦身而过时,我真切地看到几张黝黑沧桑的脸,透着风吹日晒雨淋的痕迹。他们朝我微微一笑,又低下头,继续手中的活计。
在洱海偌大的背景里,环卫工人的歌声和船的划水声,形成一曲天然的交响乐。数点船只融进山水,构成一幅灰白的写意画。这样的画面让我很感动,在年复一年的负重前行中,他们继承了洱海博大的胸怀,不自卑,不抱怨,再苦再累都敞开心胸拥抱远方的客人。
是的,洱海给予她的子民母亲般柔软的爱。而她的子民始终抱着礼敬和虔诚,以一颗若海的素心还洱海一片澄澈。这是海的品格,也是人的品格。
我离开洱海时,雾已消散。我看到远方的很多船以及船上星星点点的人,他们像定格在山河画卷里的绿叶。万顷阳光洒在水面上,像一个海蓝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