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开

知远网

2023-06-19文/宋雨霜散文

儿时在乡下,我把玩开在低矮处的鸭子花、指甲花,也欣赏开在枝头的槐树花、野樱花。唯独有一种花,我喜爱它的美丽,却又不敢亲近,对它甚至还充满了一丝阴翳和恐惧。它那么娇艳地开在低湿处,像一滴晕染开的血,散发着淡淡的红光,妖娆而凄迷。它就是彼岸花,开在夏末秋初。

彼岸花之名充满禅意,也让人感到无法言说的忧伤。在乡下,它有个接地气的名字,因根茎滚圆紧致如蒜故得名石蒜。石蒜长在低湿处,叶子细长深绿如韭,泛着深绿的油光,三五成丛,静默匍匐。中元节前后,石头下、河岸边、坟头边的石蒜开出花来,花杆纤细挺拔,花状如伞,花絮如龙须卷起,艳艳如火。

其实从外观来看,石蒜花是很招人喜欢的,只因它花茎有毒和阴晦的寓意让人不自觉地畏而远之。有时我禁不住它的花形诱惑,想去把玩一番,就会想到奶奶提过的,石蒜花的花叶根茎都有毒,不要触碰。更可怕的是,奶奶说石蒜花晦气重,开在坟头边是为了吸取死人阴气,是生死相隔之意,因此又叫彼岸花。想到这些,我伸出去的手赶快缩回来,生怕被那火一般的花朵灼伤。有时放牛经过坟墓,看到坟边艳艳的红花,仿佛散发着幽幽阴气,我感到阴冷害怕,牵着老牛快步离开。

就这样,彼岸花只开在我的眼睛里,却从未到过我的手中。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它长叶时不开花,开花时却不见叶,花叶不相见,就是彼岸的意思么?长大后我明白了彼岸花名的来源。一是它开在秋分之际,秋分这天昼夜均分,故称为秋彼岸。二是源自佛家故事。在民间,彼岸花不受待见,它在佛教里却是吉祥之物。在《法华经》中如此记载"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乱坠天花,有四花,分别为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原来,在佛家里,石蒜被看作是天上的花草,代表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境界,是"彼岸"的代名词,故名彼岸花或曼珠沙华。

曼珠沙华,此名轻柔飘逸,有几分异域风情。在这美丽的名字背后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冥府三途河边上开满了大片的彼岸花,守护这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花妖名曼珠,叶妖名沙华。由于彼岸花花叶同根,却永不相见,所以曼珠和沙华从未谋面,此隔数千年。后来,曼珠和沙华偷偷违背了天神的戒律见了一面,可惜很快就被发现。怒不可遏的天神把曼珠和沙华打入轮回,并诅咒它们生生世世在人间遭受磨难,不能相遇。因此,曼珠沙华的花语是无尽的思念和绝望的爱情。

多么凄美决绝的故事,这似火明艳的花朵背后流淌着如水的哀愁,千年如斯。叶在这头,花在那头,永生不复相见,这份美,原是以离别作为代价的。爱情是这般,亲情亦如此。我想到乡下那些开在坟边的彼岸花,心里的恐惧变浅了,感到莫名的思念与哀愁。那些坟墓里的亲人,也曾是村庄里鲜活的生命啊。如今,他们在坟墓里头,我在外头,不复相见,思念丛生,何其悲哉!

"阑边不见蘘蘘叶,砌下惟翻艳艳丛。细视欲将何物比,晓霞初叠赤城宫。"这是女诗人薛涛笔下的彼岸花,其形飘逸,其色鲜红。彼岸花血色凛然,妖娆娇艳中亦有几分冷冽孤绝。红如火焰,透出几分淡淡的惆怅;艳似血珠,泛出隐约微妙的光泽。这就是开在秋彼岸的彼岸花,花叶别生,永不相见,自有一种高远卓绝之态。彼岸花是天界仙草,象征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境界。这是否寓示着生命也是一场特殊的修行,到达殊胜的玄妙境界呢?

或许,彼岸是生命的常态。昨天和今天不复相见,是为彼岸;快乐与悲伤各自丛生,是为彼岸;热恋与失恋各表一枝,是为彼岸;年轻与衰老身心俱异,是为彼岸。生与死是最永恒的彼岸,它们就如同彼岸花的花与叶,花叶同根,生死同源,却又永不相见。生与死,一个如绿叶葳蕤,静默无声,一个似艳火灼灼,却凄美决绝。逝去的爱情也是这般,两人曾经心连一枝,劳燕分飞后不复相见,如花叶诀别,从此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儿时害怕死亡,害怕离别,不知彼岸的真意。成长经年,却是经由此岸到彼岸的过程。幼童拙朴到成熟稳重,走过岁月的彼岸之河;失去至亲的家人,感受阴阳永隔的彼岸之思,体验热恋到失恋的过程,经历心碎欲裂的彼岸之伤。我不再害怕彼岸花,甚至相信它是庄严的彼岸使者,是灵魂的摆渡花,它连接着生与死、阴与阳、过去与现在、拥有与失去。生如彼岸,年年花开。我想折一枝彼岸花,献给逝去的岁月和亲友,愿他们在彼岸安好,也愿自己在生的国度身心安好,静默修行,淡泊致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