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走俏

知远网

2024-01-27文/赵建仁散文

乡下老母亲进城给我们带来红薯,我和妻儿都视之如珍宝,用它做饭,争着吃,而母亲的眼角却有点潮湿。

其实,很难说红薯有什么美感的地方,它土里土气的,像旧时的中国农民,但它曾一度养活了中国数以亿计的饥饿的老百姓。对于饥饿,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感觉差不多是模糊的。红薯虽然普普通通,但对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那一代人而言,不能不算是最基本、最有营养和价值的食物。听母亲讲,那个时代农民家庭生活普遍窘迫,要填饱肚子,家中有红薯吃都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更别说米面啦酒肉啦。逢年过节吃红薯就如同品一顿山珍海味。记得有一年老家生产队分红薯,为一户人家少分了十斤,负责分红薯的队长还差点被人打丢了性命。

阳光穿透时空,红薯已定格于中国人的记忆中,并逐渐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消失,农民争吃红薯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这对于人类起码是拥有众多农民的中国而言,无论如何都是一桩了不起的事。因为,要让所有生下来的人活下去,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如今,一度被大多数人淡忘了的红薯又开始走俏了,市场上的红薯有时比大米还贵。在星级宾馆的餐桌上,红薯竟然成了众人争着点的美食。近日,陪妻儿逛商场,还见到红薯已被加工成水果糕点类食品,且越来越受人青睐。红薯的地位猛然陡增,我心头惊喜,同时又在纳闷,那么多的人重吃红薯的心理何在?毫无疑问,脑满肠肥的当代人吃红薯,已根本不是生存的需求,就如同珠光宝气的小姐穿一件缀满补丁的乞丐装,并非为了御寒一样。是忆苦思甜?是情感怀旧?是返璞归真?是从众心态导致的趋同还是潮流所致的风气时尚?不同场合不同际遇,很难一概而论。在物质不断丰富、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生存对富裕起来的人们早已构不成威胁,饱食终日,优裕的生活足可以使一些人对"饥饿"一词产生感情钝化,不以为然。可是,对于"吃" ,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也许就难以体会到什么是实实在在的幸福。今天,大吃特吃红薯而赞不绝口的人们,除了感觉味蕾带来的新鲜刺激外,也是对那些曾帮助一代人度过艰难困苦岁月的食物的油然怀念吧。

红薯,朴素、真实、温暖的食物。它曾与一代人性命攸关,它是中国人公共记忆中一个与饥饿深刻相连的物象。说它在饥荒岁月里拯救了一个民族也不过分!"红薯走俏"现象,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老百姓,在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幸福新生活中,珍惜今天,不忘根本!

吃红薯的感受——苦涩而甜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