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

知远网

2023-11-20文/王宗烨散文

时令已过立秋,红色高温仍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而在这样的大热天,离安康城区34公里的月河沿岸梅子铺镇,却草木葳蕤,一派农田稻香的景象。凤凰山像一堵绿墙,白云像低低奔走在山顶、树顶、头顶的绵羊。身处这儿,火一般的阳光似乎被截去了一半。

水在草色如帘的灌溉沟中奔涌,哗哗地撩拨游人内心的童味。眼前是一览无余的稻鱼共生基地,海浪一样稻田,正在将大地上的蒸腾之气拉远,仿佛在如黛一样的远山顶才停下脚。杉树如军士一般,站在田间房舍的两侧,好像又把绿色从地面拱起来,形成了翻滚之势。两只轻盈的白鹭,扑闪在广阔的稻田上空,像动着的眼睛,活化了这儿的一切。灌浆的谷子一粒粒微黄地垂下,如一个个朴实无华的庄稼人。似神来之笔的,是田角水面余出的一溜荷叶、几朵粉花,以及三五只红蜻蜓、五六尾稻花鱼。

说起这片602亩的稻鱼共生基地,安乐社区书记毛峰,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告诉我们,今年是他们第一次种养,目前稻谷和稻鱼都生长喜人,丰收在望。将来完善后,还将刺激区域经济整体全面发展。讲到这儿,毛书记感激地说,能有今天的局面,先行者、传播者"王凤琴",功劳最大。

接下来,我们在袁庄村贡米基地,见到了47岁的致富领头人王凤琴。她笑吟吟的脸上,荡起的爽朗,如稻田旁荷叶上的水珠,晶莹透亮。从听她讲过去、现在、未来,不知怎的,我的内心莫名得澎湃,莫名得崇拜。

首先,她是一个心怀乡土的人。她初中毕业,就外出广州打工,在打工期间自考了工商管理专科。2010年回乡做化妆品生意,小有成就后,注意到家乡水田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肥沃的土地逐年荒芜,且年轻人不愿在家务农。她想了很久才明白这个问题,究其原因是人多地少,人均几分田,守在家里种田,充其量只能混个温饱。于是,她在看准家乡的症状后,2016年毅然弃商务农,作为发起人和另两个好姐妹,自筹资金100多万元,组建起安康市汉滨区姐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其次,她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刚开始,她在袁庄村就流转土地400余亩,憧憬着准备大干一番。但要发展现代农业,绝非易事,于是她下地走进田间第一线,不懂就请教农技人员,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可即便如此,2016至2018年,合作社依旧连续亏空。最难的2018年,对于看不见希望的前路,与她一起出资的姐妹都退了股,并劝她也放手吧。说到这儿的时候,我注意到她笑的脸不见了,眼睛里似有泪水。谚语说:"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日子虽已过去,但记忆中的艰辛永远无法擦掉。

缓了一下,她继续说。对于姐妹的退股,她能理解,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出,开弓没有回头箭,不做出一点名堂,没办法给老百姓交代。于是,在这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下,她咬紧牙,又重新开始规划。这一年,她以父母姓名的最后一字,注册了"耀银"商标。2019年,又通过了"全国名特优新"认证,并争取到苏陕协作扶持。同年建设加工厂房1000平方米,开通线上832消费扶贫体验馆。通过订单收购,外出展销,线上加线下模式进行全方位销售。经这一系列的思路转变——狠抓二产加工、三产销售,合作社开始走向盈利。

最后,她是一个懂回报,会经营的人。2020年,在合作社走向标准化种植的时候,她放开了一产种植,让周边农户参与进来。采取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然后由合作社高于市场价收购产品的方式运营。直接带动贫困户46户103人脱贫,并为当地50多农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而她的合作社也逐渐打造出了"安康绿色富硒大米"品牌,建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具备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富硒粮油种植、农产品加工储藏、农业休闲观光和陕南富硒农产品电子商务网店五大功能的现代农业园区。

当我听到这儿、看到这儿的时候,忽然觉得,阳光不那么晒人了,满鼻腔都是丰收的迹象,犹如这颗颗饱满低垂的谷粒。这样的带头人,难道不正是大地上的时代书写者吗?这样的合作社,难道不正是一方百姓的福音吗?

带有稻香的风,再一次迎面拂来时,我的视线穿过了王凤琴。阳光下的凤凰山亘古不变,仍旧那么伟岸,斗转星移,山脚下的良田在时代浪潮里焕发了新颜。突然,我想到了安乐社区墙上的一句警示语"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想这句话不仅是说给各级地方官的,还应该说给每一个生活在乡土上的人。乡村振兴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呢,或许王凤琴和她的合作社,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