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别人留余地

知远网

2023-07-31文/陈世旭随笔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囧事,突然受到无理抢白、嘲弄甚至侮辱,好半天反应不过来,等想到不失体面地恰当回答,事情已经过去,得意的径自自鸣,受气的只能吞声。像我这样的心胸狭窄,也便对自己的迟钝、口拙恨恨不已,好长时间不能释怀。为此我特羡慕那些反应敏捷、伶牙俐齿的人。

有一年,我把一则用心写出的山水游记寄给一位经常联系的报刊编辑。这是位极认真负责的编辑,显然是因为版面的限制,稿子发表出来,比原稿精炼多了,原来的意思也在,只是原稿中许多我甚用心的地方没有了。也许为了说明改稿的缘故,他好意给我寄了两册他们以往用稿的作品集,供我作今后给他们写稿的范文。我认真揣摩,终觉难以企及,颇沮丧,在电话里跟另一家报刊的朋友聊起,他大约是怕我因此泄气,把原稿要去重发了一次,使我多少恢复了一点信心。

报刊有不同要求,编辑有不同喜好,这很正常,无所谓高下。正因如此,作者和编辑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多年后,在一次文学活动上我与那位改稿的编辑相遇,特地当着众多同行的面,向他解释这些年因为自知达不到他们期望的文字风格,不敢再给他们投稿,本意完全在表达对他们刊物业界影响的敬畏。不料他迅即反应:那次你写的是一篇骂人的文章,而我们从不发骂文,只好退稿。引起一片哄笑。

我一下给噎住了,张口结舌。但这只是瞬间的事,很快就清醒过来:洁癖如我,除了很多年前由于年轻气盛一时冲动,写过唯一一则慨叹大名流小行径的短文,再也没有用这种口水弄脏过自己的心情。倘有微词,皆是自责,因为自知不堪,没有资格非议他人,更别说“骂人”了。这位编辑显然只是随意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完全不必当真。事实上,在场的人也没有谁会当真。我如果一定要说出当时的真相,一是扫了大家的兴;二是这样的较劲实在没意思;三是——这是最不应该的,就是让人尴尬。我于是默认了对方的说法,一笑了之。

如何为人处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相信大家都会同意:要给人留余地。

一个明智的人,不会凡事都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揪住某种不上斤两的是非曲直不放,得理不饶人。也许做不到舍弃自己的名誉来成全别人,但可以尽可能杜绝对别人的攻击。遇有可能的争执,主动退让,不斤斤计较,看透但不说透,不让人难堪。这并非明哲保身,而是一种包容。这样,即使不能和别人拉近距离,至少可以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让自己问心无愧。

与别人抢风头的样子有时候挺傻的。把对方逼到墙角,还顺带着碾压一下他的自尊心,自以为赢了,却把一种也可能非常美好的人际关系逼到绝境。话说痛快了,事做绝了,得到的只能是对方的疏远。朋友之间的相处,从来都不以对错论输赢。赢了面子,输了感情,并不合算。

英国著名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被问到当好一个雕塑家的秘密时,回答是鼻子雕大点,眼睛雕小点。理由很简单——留下修改的余地:鼻子大了,可以改小;眼睛小了,可以扩大。如果鼻子小了,眼睛大了,就没法改回去了。

这何尝不可以当作人际关系的圭臬?

我相信,无论面对亲情还是友情,不事事争胜,不处处精明,那么,你给了别人多大的空间,你自己也会有相应的宽阔。偶翻旧书《菜根谭》,看到一句醒脑的话:“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听上去挺世故,但不无道理。

在社交场合,一个人巧舌如簧,与人相争从不吃亏,自然是爽了。但有时候,心怀厚道,尽量让自己的反应慢半拍,缓冲和回避对方给自己造成的困扰,充分理解对方的自我保护,内敛而不逞强,未必就不是好事。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别人留自尊,也是自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