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时候,泡上一杯茶,是最好的陪伴。喜欢上喝茶,应该从参加工作时算起。那时刚到一所农村高级中学教书,晚上需要集体备课,为了提神醒脑,学校就为每间办公室配备了茶叶,这时我才开始了喝茶。在乡卫生院工作的同学,一有能用以喝茶、美观的新药瓶子,就第一时间通知我,去用公费医疗证开出来,这也促使我喜欢上了茶。
后来调到城里一所中学任教,工作的担子也随之不断加重,除了给学生上课,还要管理学校教务,每天从清晨直至夜深人静,精疲力竭,这时候,一杯茶是最好的陪伴,让人精神振奋,思路清晰。每天一杯茶,既是陪伴,也是慰藉。
最好的时光,背起行囊,与名茶相遇。假期,去了趟北京,在胡同深处,遇见了大碗茶。一张小方桌上面,一个大茶壶,几只花瓷碗。想尝一尝地道的北京味,要了一碗,猛灌一气。这大碗茶,能由习俗演绎成文化,大概和北方人直率、豪爽的性格有关,端起就"喝",立即止渴,简单的过程,重在一个"快",因此就没那么多讲究。
还去了趟杭州,于湖心亭邂逅了"小杯茶"西湖龙井。身穿旗袍的技师,在悠扬悦耳的琴声中演绎着茶道礼节,演出毕,手捧紫砂杯,为游人一一献上杰作。小口啜茗,香气清高,沁人心脾,齿间留香,滋味鲜爽。这"虎跑水煮龙井茶"与"大碗茶"相比,多了几分婉约与雅致,得慢悠悠细细地"品",如同品乾隆题写的"虫二"碑那样,让人对西湖的美,千回百转!
悠闲的日子,携一杯清香,与山水相逢。重阳节,步上西山,登高望远。
九曲亭,苏子正从一条小径几树野梅中穿行而来,累了,就斜倚亭中,让诗章与怀里的樊口春,香了千秋。
松风阁,菊花正浓,游人纷至。北宋大诗人黄庭坚,在这幽绝处高吟"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挥毫泼就雍容大气、古朴隽永的"松风阁".
望楚亭,松涛阵阵,如歌如泣,似乎在诉说着屈子一腔爱国之抱负,怎敌奸佞之谄媚,"乘鄂渚而反顾兮",吟罢,怀着对故国的深深眷恋,毅然决然纵身于汨罗江中,那一幕,悲壮了山河。
登上武昌楼,眺望钓鱼台、散花滩、樊口屯兵处,远去了鼓角争鸣,三国风烟,已变成沧海桑田,一处处城市新景,让游客流连忘返。此时,站在西山之巅,放眼大江南北,情不自禁,以茶代酒,敬了一回千秋英雄豪杰,敬了打造这太平盛世的中华儿女,也敬了一回自己,幸运赶上祥和的新时代。
我喜欢喝茶,因为,一杯香茗,旷世机缘,水叶相遇,万象横生;还因为,一杯香茗,浓缩国粹,时光舒缓,心神安宁。无需浓墨重彩,只此甘露一韵,安于得失,顺意起落,这是茶道,亦是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