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门票的记忆

知远网

2023-08-14文/许桂林情感

闲来索趣,忽然想起有些杂七杂八的"宝贝"收藏该拨弄拨弄了,于是打开尘封多年的失灵的密码箱,一本门票收集册静静地躺在箱底。说是收集册,其实不过是自制的几页铅画纸本子里粘贴了一些入场券、参观券而已。翻开扉页,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已经远去的年代,脑海里像过电影似地显现着每一张票券的历史。其中一张彩色精致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品展览"参观券把我带进了五十年前一段难以忘怀的日子,同时勾起一桩令人忍俊不禁的记忆。

一九七二年,为了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省轻工局(厅)在南京举办工艺美术品展览,我沾扬中竹柳编织工艺品的光,被临时抽调到朝天宫。当时省局资深处长王凌云负责展会工作。之前,她曾几次去过扬中,对我有所了解,因此安排我做展会的会计。比较那些抽调来搞布置、讲解的同志而言,我也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干部",由是与决策人物的接触自然多了。

展览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天,王凌云与省局的顾信、南京博物院的萧平、无锡泥人厂的朱秋鸿等几人挨在一起看一块块小纸片。王凌云对我说:"小许,你来看看。"我凑过去,萧平递给我几张四、五寸见方写着字的小纸块,我大概一看,好像是写的展览会的会标。"怎么样?"萧平看着我。因为我俩已熟识,且有过一次小插曲,所以他直截了当地向我抛出一个问号。记得刚来时,我用毛笔写了 "报纸阅后请放原处"几个字贴在报架上,萧平见后,问是谁写的,他说这几个字写得可以。萧平当时是南博的青年书画家、考古学者,得到他的赞许,我能不沾沾自喜?不枉临了几年"玄秘塔".这时,其他几个人也都盯着我,但谁也没有插嘴。那种气氛蛮难堪的,如其说在等我一句话,还不如说在考我呢!就在场的这几个人而言,根本无需听我的"高见".我将小纸块再度揣摩一遍,抬起头反问道:"如果你们自己写,比这个字怎么样?"我不置可否地把问号抛回了头,给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我这样说,一来知道他们是书法行家,是看重他们,相信他们;二来倒是真觉得纸块上的字有点怪怪的,钩不像钩,捺不像捺,楷不是楷,隶又不是隶,似乎有点不"正统".再则,万一此字出自名家之手,也不至彻底暴露自己的水准。听了我这句话,他们感到很意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许呀!南京名人荟萃,这是权衡和比较众多名家书法的特点后,特地请苏州‘费老’费新我老先生写的。"顾信言辞中非常突出 "费老"两个字。看得出来他并不过激,这大概是文人的风度吧。

数日,费老的题字定了下来。不过经推敲,原来的会标"江苏工艺美术展览"拟改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品展览"更为妥帖,因此需要添个"省"与"品"字。由于时间紧迫,不便再麻烦费老,便由顾信模仿费体补写了这二个字,极为形似,几乎以假乱真。顾信对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擅长美术字,他用铅笔勾描的"沿着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胜利前进"仿宋大字标语是我帮他剪贴的,横幅挂在展厅的正前方,威严庄重,气势恢宏。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划和准备,展览会如期开展。来自全省各门各类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纷纷面世,甚至一些被禁锢了多年的古代体裁的漆雕"红楼梦"、泥塑"八仙过海"等也竞相登场,吸引了数十万观众和全国各地知名的专家学者,接待数千海外华侨和外国友人,轰动了整个南京城。观众常常是排队购票,分批次入场,朝天宫内外,人流如潮,盛况空前。展会会计工作虽然就我一人,除每天下午收解门票款外,其它事务不多,因此几乎每天都到大门检票处帮助维持秩序。

展厅设在朝天宫前正殿,从外观看,红墙黄瓦,犄角飞檐,是典型的明清古建筑。展览会的会标镶挂在展厅大门门楣的上方,观众一入检票口,硕大而醒目的会标首先进入眼帘。菜绿色的大字衬以朱红色古建筑特定的背景,给人以古典别致、奇特奥秘之感。因为那次难忘的邂逅,我每天对会标无数次的审读,无数次的琢磨,心想,精通书法的他们那样坚定不移地选用费老的题字,可见其字的分量毋庸置疑。如果不是顾信说,我根本不知费老其人,更莫说他的书法了。不过倒也奇怪,几个月下来,还真有了点感悟,觉得那会标越看越好看,越看越耐看,越看越想看。古朴典雅的会标与朝天宫的景观环境十分协调,与展会的意境相当般配。细细品味,每个字的点、横、钩、捺特点明显,其结构该收处收,该放处放,松紧有致,轻重得当,沉稳中见洒脱,苍劲而显隽秀。尤其精妙的是字与字串联以后,更显得互为渗透,相得益彰,品位与效果俱佳。此时,方知顾信他们慧眼识珠,会标题书确实非费老莫属。

费老左手写字,运笔独异,书体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他的每个字都仿佛是古董,是艺术品。毛泽东曾在一次会议休息期间问郭沫若,谁的书法最好,能否排个名次?郭老则说:"第一名应是林散之,他的狂草当代可数第一,堪称当代草圣;第二名应是费新我,他不仅书法好,而且自从右手有残疾,改左手写字,练就一身真功夫,实在难能可贵。"毛泽东插话:"费新我身残志坚,以左手练书法,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苏州费老的书法更是家喻户晓,大街小巷常有手迹可见,尤以名胜古迹处为多。其书法含乐律之韵,透纯朴之风,往往与意境融会贯通,与景观浑然天成,为山水添色,使园林增辉。每到苏州,我都情不自禁地寻觅和浏览费老的墨迹,感受其独特的书法艺术和超凡脱俗的书法魅力,流连忘返。

我捧着收集册,望着展览会的门票,欣赏费老题写的会标,久久不想放下,当年"相逢不相识"的记忆挥之不去,思绪完全沉浸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