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山下镇北关

知远网

2023-08-21文/付桂秋随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位于开原莲花镇境内的大台山,海拔最高处仅444米,周边沃野千顷,农作物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山下有寇河支流叶赫河的肥水缠绕,这段河流明代时叫扣河,清代又称哈达河,如今建有南城子水库,水产丰饶,还承担着灌溉周边水田和为周边城区提供生活用水的职能。攀登大台山主峰,主要是为寻访明长城遗迹。

大台山上荆棘遍布,没有现成的山路可走,对我们这些不具备登山经验的人来说,直接登顶对体力和耐力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感其险峻望山兴叹者也不乏其人。

走进大台山,耳边风涛阵阵,偶有野鸡啼鸣声传来,更显原始森林的幽深静谧。所经之地,野菜、野果、中药材比比皆是,野兔、野猪行迹遍布。在大台山的深处,人工挖掘的沟壑遗迹清晰可辨。据探访队中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邱老师介绍,相对较浅的沟壑,是日俄战争留下的旧址,而那些较为明显的,则是四平保卫战时挖的战壕。这点便证明了大台山的战略意义。

一小时后到达主峰,隔着葳蕤的树丛,隐隐出现一座气场十足的石垒圆塔形烽火台,即是大台山内保存最完好的明长城遗址。

此烽火台高度超4米,较为完好地保留着当初的样貌,大家一鼓作气登上烽火台顶,“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等诗句便纷至沓来。

长城始建于西周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原有的分段城墙连接起来,并加以修固,成就了气势恢宏的秦万里长城。御敌于疆外的长城不但能让人联想到狼烟四起刀光剑影的古战场,更能引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气魄。

我们要探访的明长城,其建造目的也不外乎于此。在明朝200多年统治中,不但对已有长城进行加固,还花费巨资建筑了新的长城。此时的明长城东面延伸到鸭绿江畔的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但受当时经济和地理环境所限,这期间在辽宁地带所筑的长城,除了东部起点险要地段的虎山长城是用条石和青砖垒砌而成外,其他新筑的长城多由夯土墙、石砌墙、劈山墙和木栅板等连接而成,所以又被称为“东辽边墙”。

东辽边墙在辽宁境内走向近乎一个“几”字形,最北端,即几字的顶端,正是今天的开原所在地,而我们所攀登的大台山,就在这个北端的最北面。

辽东边墙按照所处的区域特点和修筑时间,又分为辽西边墙、辽河套边墙和辽东山地边墙。东辽边墙最著名的镇北关,就处于开原境内辽河套边墙和辽东山地边墙的交界点。

开原境内的明代边墙又分为内边和外边,最先修的是内边,关塞被称为老镇北关、老镇北堡。而成化年间外扩后修建的叫外边,关塞被称为新镇北关、新镇北堡。

遥想当年,山海关以北均被称为关外,而位于辽北开原的镇北关所在地,距统治中心更是山高路远。这里地广人稀,一年中有5个月时间朔风猎猎,山川披雪,边墙内外常常兵戎相见。

然而,自从在此立起一座雄关,边缘之地便不再荒凉。

站在大台山的山巅烽火台上,远可眺位于威远堡的老镇北关地势,近可瞰后期在莲花村大台子沟屯所建的新镇北关全貌。此刻的我们,就仿佛当年身披铠甲的戍边将士,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

而我们在山下见到的明长城遗迹,多数是一个个明显隆起的土包、土坝,有的已经与大田连为一体,成为庄稼地的一部分,有的就是一段悬崖或一处碎石杂乱的荒坡地。我们在一处依山傍水的夯土烽火台遗址下,发现两块明显带有人工痕迹的扇形石块,虽已被侵蚀得粗粝不堪,但仍能断定是破损磨盘的一角。

长城除了防御功能外,还兼具地理气象学分界线功能。因为长城内土地肥沃,更适合耕种农作物,长城外多为草原和沙漠,更适合放牧。所以,长城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划分线。

但历史经验又证明,无论什么力量,都无法阻挡因不同文明的强烈吸引,而导致的两个族群相向迈进的脚步。

在关外无战事时,东辽边墙内外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彼此接纳、善意包容,文化的相互浸润,开阔了视野,有效地普及了多元文化,也推动了边墙内外、北方地区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整体进步。

在辽北,多个民族平等地生活在一起,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互相促进,彼此通婚习以为常。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文化熏陶,才让曹雪芹写出了享誉世界文坛的《红楼梦》,而且已经有历史学者考证,他的祖先曹端广,就曾是镇守开原镇北关的一员大将。还有那位被称为宋代以后最杰出词人的纳兰性德的祖籍就在大台山下的莲花镇。

经历几百年的风霜雪雨,如今的辽东边墙只剩下残垣断壁,虽残破却铿锵,既守护又相望。子孙后代也秉承了先人的胸襟与气度,责任与担当。直至今日,辽北的民风依旧古朴纯良,人们信守承诺,不炫不媚,却掩藏不住百川兼容、铁骨铮铮的度量与气场。这也正是东北人豪爽、好客、积极、乐观、重友情、讲义气的集体性格特征。

斗转星移,显赫一时的镇北关已成为历史,但寻着一段段长满荆棘的荒坡,沿着一片片地势隆起的农田,放眼一处处茕茕孑立的烽火台遗址,还能清晰地辨认出当年明长城镇北关一带的雄浑气魄,它仍似一条巨龙俯卧在辽北的大地山间,包围着你,吸纳着你,同时也征服着你。

高度虽不陡峭,厚重却无须声张。

巍巍镇北关,把最坚实的历史印记留给了这片沃土,让走近它的人深感敬畏时,又生出一种无言的文化归属感。

此刻的辽北,大地是成片成片的深褐色。太阳光没遮没挡地直射下来,让一处处独立旷野的烽火台遗址更显浑厚而沉寂。

我庆幸参加了这次寻找明长城遗迹的文化溯源活动,也惭愧没能更早地走近它,了解它,感受它。但相聚总要分别,我们来了又得离去,只有那一座座烽火台,无论西风残照还是东方熹微,也无论固若金汤还是断壁残垣,都兀自挺立,默默守护着家乡的天地山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