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已这三个字就成了搪塞的借口。比如,想吃家乡素常的饭菜,却漂泊在异乡,就有了“莼鲈之思”。这不知是多少人的心愿,所以就有了无辜的不得已和不得意。
“莼鲈之思”的主角西晋文学家张季鹰却是任性果敢的,不像我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他是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世说新语·识鉴》里记载着: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张季鹰辞职归乡不久齐王被杀,时人都认为他辞职是有先见之明,料到了将要来临的结局。到底是如何,也只有他心中最明白了。什么是先见之明?这跟一个人追求的方向有很大关系吧。“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久矣。”山林间人的悠闲自在,又岂肯受束缚在功名利禄中呢?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张季鹰选择了适意。不曾想,还收获了一份幸运。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想一二。这句话是我们自欺欺人的安慰,不如意的事那么多整天在眼前晃,张牙舞爪的样子,如何让人理智地静下来想那舒心的一二?前半句是大多数人的状态,现实中怨气也就遮盖了喜气的光芒。常常是一点小事就会引燃一场雷霆之怒。
像乘早高峰的地铁,难免拥挤,而大家竟常常因这拥挤把脾气噼里啪啦点燃。谁不小心碰着谁了,挤着谁了,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一笑而过便罢了,偏偏总是心绪焦躁不佳,牢骚抱怨一大通,恶言恶语一大篇,彼此不肯相让。新一天的开始就如此,如何会有好心情?
坏情绪是很坏的循环,情绪不佳,做起事来也就不顺了。事事不顺遂,常常又归结为运气不佳。哪里是运气呢?是一个人的心灵状态罢了。幸运的人总是活得适意潇洒,适意的生活令人心愉悦乐观,好运便常常相随。
物质充裕的和平时代,吃穿不愁的时候,大家最重视的是身体本身的健康。养生成了最重要的事,没有一个好身体,谈什么都白搭。而最好的养生谁不知道呢?就是适意,就是有一个好心情。
看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别人见他岁数大了,依旧面色很红润,觉得那是那他长年在森林打猎生活的功劳。可是普里什文说:“我有着健壮的身体,并不是因为森林中空气好,也不是因为营养好,我吃的都是平常的东西。我以探求美好事物的希望和欢乐而生活,我有可能从这里汲取营养。”
普里什文以探求美好事物的希望和欢乐而生活,他所做的事情正是他喜欢并想要做的,没有违背本心和性情,他的内心安定而平静,适意而温情脉脉。哪怕光阴无情,凌厉逼人,却依旧可以活得红润满颊,生命的质地芳香怡人。
喜欢周作人在《苦茶随笔》中说的那般:以后应当努力,用心写文章,莫管人家鸟事,且谈草木虫鱼,要紧要紧。喜欢什么做什么,不喜欢就不去理会。很多境况,闹心的也不过是“人家鸟事”。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做好自己,让自己在红尘紫陌的人世活得适意自在就好。
洁尘说,我现在的生活状态是越来越放松,但是越来越讲究了。她的“讲究”和周作人的“要紧”词意不同,表达的却是一样的质地和主题,都是要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适情适意。
现实生活错综复杂,是一张密密编织的大网,千丝万缕,想要跳出来,太难了。“一个独处的人是幸福的,不爱唠叨,不爱抱怨,能在琐碎生活中寻找某种平衡,让自己保持某种静气,不被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种平衡,平心静气地生活。
我赞同子沫的观点,她说,在这个快捷的时代,让我们尽量慢一点,温柔一点,多读书多旅行。我们无法变得强大,但完全可以变得有趣,独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