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情缘

知远网

2024-05-25文/党佩华情感

野菜,一般是上不了台面的。较为深刻的印象便是古装剧里某位隐士高人随手采得的神秘药草。因为生在穷乡僻壤之地,与大棚里的蔬菜相比,自然是瞧不上眼的。而在古时候,野菜却是寻常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生动描绘了年轻女子在春光中采集野菜的情形;《影梅庵记》中写到董小宛善于腌制野菜,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在今天的某些地方,野菜仍然有着独特的地位。

野菜,“野”在其生长之野蛮。城郊绿化带,乡间小路旁,深冬一过,3月初春之时,便开始零零散散地散落在各处不起眼的角落。只取日月之精华,不需照料,便可扎根而生,无疑是天地间不可多得的馈赠。

在陕西洛川,有一种野菜,名为“荠菜”,已成为当地人不可多得的“宝藏”。然而这种野菜,在城里是很难寻见的。因此也会有很多城里人特地来到乡下老家“挖宝”。城里稀奇的荠菜,在乡下,不是什么稀奇的物什了。初春,万物复苏,只要移步田间,便能在满眼的绿色中找到荠菜的身影。初春正是吃荠菜的好时节,这时候的荠菜最鲜嫩。经历过严冬的考验,荠菜的叶子在春雨中逐渐变得油光水绿,用手掐一下,一股淡淡的清香从手上飘散开来。荠菜药食同源,营养丰富,可降血压防中风,对于高血压越来越普及的现代人来说,算得上最有价值的养生食品了。

三月之时,挖荠菜。家里的老人携着几岁的小孩便组成了“寻宝”的队伍。四五岁的幼童自然是不识得何为荠菜,往往摘了些不知名的野草。甚至是常年在外的青年人,也不一定识得,便少不了被长辈们一顿教训。挖野菜,也是讲究门道的。一般选在雨后,此时的荠菜会长大不少,土壤也变得松软,不需要什么刀铲,徒手便可连根带起。

曾经见识过家里的长辈用荠菜做的饺子。采来的荠菜摊在地上,拣去坏掉的叶子、夹带着的野草,去根。荠菜的根本是可以食用的,但因太过生硬,影响口感,便被掐去了。这个过程往往是有些费时的。然后,清洗,剁碎,调制成馅,包成元宝状的饺子,放入沸水中,出锅后,端上桌,便会被一抢而空。

然而,荠菜的吃饭五花八门,可不止这一种。能烧汤,能煮能蒸,也可单独凉拌。荠菜生在洛川,便被洛川人的智慧衍生出各种美味。也可谓荠菜与洛川人的情缘。当年红军长征之时条件艰苦,“啃树皮,吃野菜”,现在谈起来,这陕西的野菜也有了一丝革命劲儿。

如今,吃荠菜得有机会。要赶上好时节,也要识得荠菜的人,自然也要有人会做。在城里偶尔会见到卖荠菜的小摊,可色泽瞧着便没有乡下的地道。若是能有机会再吃到荠菜,便也是荠菜与我的缘分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