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茶里

知远网

2023-09-24文/李思纯情感

儿童节那天,受县文联邀约,和几个热爱史志与诗词的朋友再去茶里。

第一次是在四月间,那时刚下过几场雨,密林里的蜂场还没开始取蜜,泉水叮咚的关王沟被沁香的兰草和蓝紫的鸢尾花装点得不像人间。因为行程紧张的缘故,受邀的摄影师一行并没有沿着关王沟的幽谷纵深。倒是先前来过的人,有的说那片适合展示汉服古风的竹海没去,有的说可惜没遇上西沙湖的鸳鸯。就因为没去成的这点念想,着实让我在惊奇之余对茶里更添了几分神往。

但没想到这么快能再次走进茶里村的幽谷秘境。因这次的探访多了一层文旅融合实地考察的意思,我们在山林石溪间嘻哈之余,也不由得滋生出肩负使命的神圣之感。

地名里的一个"茶"字,让这个崇山峻岭之中的山村一出口就是别样的清雅,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斯文与内秀。也让人生出许多误解,比如,每个来茶里的人也几乎会问到同一个问题:茶里有茶吗?

茶里没有茶。这个距离县城二十余公里的小山村位于巴山腹地,山大沟深,人烟稀少。至于茶里的由来,据说很久以前,山外叶姓大户人家用半斤茶叶从里长手里换回这里一大一小两条沟,在这蛮荒山野开田种地,伐木烧炭。那时的茶叶可真是富贵人家才有的奢侈品,即便是仅仅舍了一小包换回一大一小两个川谷,外人再论起这码子事,叶氏人家仍免不了自我调侃一番,于是,"茶里"一叫就叫成了百年历史。

茶里村曾经的高门大户大多是光绪年间因饥荒从安徽西迁而来,如今村里近百岁的老寿星一开口仍是江南俚语。八十五岁的韩仁地便是移民后裔,老汉精神矍铄,相貌清癯,笑容可掬地倚着土坯墙,坐在一个废弃的雕花石础柱上。他算是寿星中较为年轻的一个,很健谈,说的方言虽然难懂但思路清晰,中气十足。他身后,代表着曾经家族兴盛的花墙宅院已然不见影踪,唯一能见证大户荣耀的印迹是高檐之下那仅存的几块漆黑的撑板,精湛的实木浮雕令人叹为观止,飞龙、寿松、祥云、喜鹊登枝、手执如意的仙道等等,一个个吉祥图案在烟尘的遮蔽下依然凸显出精致清晰的线条,栩栩如生的灵韵。

通过韩老汉的讲述,我们得知了茶里更多的典故与传奇。

相传某个夏日傍晚,滂沱大雨突然而至,山谷间狂风肆虐,几个田里薅秧的村民无处躲藏,扔下农具沿着河谷往家跑。跑着跑着就被倾泻而下的山洪挡住了去路,眼看洪水不停地上涨,村民只好步步后退。不知是雨水迷糊了眼睛,还是误入了山间迷障,周围越来越黑,原先的河滩石坎悉数淹没,村民们寸步难行。危难之际,随着几道闪电,一阵轰隆隆的巨响,村民们眼前赫然出现了一条通往山上的大道。上山得救的村民在雨停之后回到河谷,发现河谷中突兀的多出来一道高耸入云的山岭,和路家河另一道山岭交会于半空,顶着山巅巨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恰似威风凛凛的将军。而他们雨夜逃离的那条山道怎么找也找不见。"莫不是关王显圣救了我们?"一时间,所有得救村民匍匐便拜,叩谢关王救命之恩。

茶里人祖祖辈辈守着漫长又无比艰难的山中岁月,把对平安吉祥的祈盼大多寄托在流传千古的英雄身上,如今,他们得到高大威猛义薄云天的关云长照拂,怎不让人激动?!打这之后,人们将这条关王显圣踏脚救人的沟称作"关王沟".

关王沟移民在穷乡僻壤的发家史如同房梁上烟尘都无法覆盖的瑰丽镌刻,那一点浓烈的神秘色彩在村民的口口相传中一直不曾消逝,但其实,大多都是杜撰的故事。探其究竟,当年因饥荒逃难的灾民也无力从江南带走什么值钱的物件家什,更别提什么金银细软。倒是另一种传言更有可信度,话说有人修房造屋开挖地基时从地下挖出了三大缸银锭子,靠着这些银子和从江南带来的种植水稻、养蚕织造、布匹印染等技术,逐渐从当地土著居民中脱颖而出。而这户人家又带动了与之通婚的亲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人家。

如今的茶里村已经慢慢走出了贫困,在政府主导和帮扶带动下,蚕桑、畜禽、养蜂、中药材一系列产业纷纷落地,依靠新型农业带动的农村经济与正在挖掘的文脉正悄然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我们同行的青年韩勇,算是参与茶里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他是韩家老院子走出来的江南移民后起之秀,有别于传统的农村青年,韩勇通过说与唱而成为小县城的"网红",在当下谁都梦想能另辟蹊径的创业就业格局中,他几乎算是顺势而为。虽然他的直播还有些拘谨,但秉承了江南先祖的智慧与谦谦君子的温和之风,一边经营手机售后服务的店铺,一边通过直播民歌传唱与当地特色美食推介在年轻一族中打响"勇哥"品牌。得知茶里村想走文旅融合的路子,他第一时间联系了县城众多网络达人,将直播带回茶里。他想把"热爱家乡"这一朴素的情怀,通过改编的歌曲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他们知道茶里,走进茶里亟待开发的幽谷秘境。

第一次去茶里的时候,两位摄影师因为走错路而意外拍到山坳里炊烟袅袅的石板房,拍下一组以青山为衬的石板房农妇晒菜图。

古朴冷寂的石板房、热气腾腾的炊烟、妇人脸上温和的微笑、一片片摆放在石板上的土豆片——人间烟火缭绕在天地间的生动,一入图便是直抵人心的温情与祥和。

再次走进茶里,我们发现关王沟遗存着好些这样的石板房。

返乡回来的冯宣珠,老家就在关王沟的尽头,他留下了有些破败的老屋,也留下了如今难得一见的石板房——临崖而筑的吊脚楼,连着土坯砌成的一院石板房老屋、烧柴火的土灶、暗沉的八仙桌,以及门口蜷缩着身子晒太阳的老狗、橘猫,这些揉捻在一起,便是无数人的乡愁记忆。冯宣珠舍不得拆,他从老院的山墙边穿过,屋后重新开辟出一块地方修建了现在回乡居住的一排板房和一间喝茶休闲的方亭。

冯宣珠算是妥妥的儒商。早年间在县政府做过领导的秘书,后来下海经商。走南闯北大半辈子,冯宣珠最感慨的莫过于自己家乡"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山山水水,以及不为人知的人文故事。前些年时常返乡回老屋小住,他费尽周折修通了到老屋的最后一段路。现在放下生意之后,他回来的次数多了,也更全面地了解到茶里村振兴发展的方向。文旅融合的思路让他圆梦有望,也勾起他要为家乡尽自己绵薄之力的拳拳之心。

冯宣珠家对面的山梁上,有一个壮丁洞。相传民国年间,老百姓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经常在夜间四处藏匿,有家不能回。但即便小心躲避,还是时常被抓。抓壮丁,成为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提心吊胆的噩梦。冯宣珠的祖辈中有一个叫冯世业的男子,身体壮硕,力大如牛。他向来疾恶如仇,最看不惯横行乡里的保长和国民党。他在打柴时无意间发现了山顶有一个望不到头的洞窟,顺着洞往里爬,竟能穿越几公里的大山。于是,每到夜间,他便组织十里八乡的中壮年男子躲进洞窟逃避被抓。但后来,不知谁说漏了嘴,还是让国民党知道了洞窟的存在。这天晚上,国民党官兵和当地保长目睹冯世业和数十名百姓钻进洞窟之后,纠结了三四十人偷偷将洞窟围了个水泄不通。在洞口把守的冯世业也发现了围攻的人,他一面安排躲壮丁的百姓沿着洞往里跑找到后山出口逃离,一面抱来数个大石头。等百姓撤得差不多了,他就将石头一个个举起来狠狠地砸下去,将洞外的国民党士兵和保丁砸得鬼哭狼嚎。石头砸完了,他举着砍柴刀跳出来,跟围攻他的保丁们勇猛战斗。冯世业保护劳苦大众不受欺压的英勇气概一直被关王沟的老百姓传颂,他被人亲切地称作:壮丁王。冯宣珠根据小时候的记忆找到已经被泥沙掩埋大半的壮丁洞,得知文联组织人考察关王沟,他特地找来砍刀,亲自上山从荆棘密布的深林中砍出一条道来。

敢于同恶势力斗争,这种精神即使到今天这个时代仍然有它积极的意义。做文旅做的是什么?不就是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吗?有感于冯宣珠助力家乡发展的赤子之心,我们一行人在他的带领下顶着骄阳爬上山顶洞窟。

山风习习,心荡神驰。当我们在洞窟前俯视关王沟静谧的田园村庄,俯视蓊郁青葱的大树和蜿蜒伸向沟外的那条水泥路,我们竟同时被莫名的感动了。

在距离冯家院子不远处的溪谷里,我们看到了一棵冠如华盖根如虬龙的千年铁甲木。根部一侧倚着三四米高的石崖盘结而上,粗壮的主杆直冲云霄,而根部另一侧则因为山洪的冲刷已经裸露在外。同行的诗人和文艺学者都被这棵大树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他们沿着溪谷爬上石崖,试图寻找最佳角度拍下参天古木的真容,再亲手去触摸一下苍老的树根,感受古木坚硬如铁的质感。

风景因人而异,风景因人而存在。大家不由得感叹着,如果这棵古木不是在林深之处,不是在这人烟稀少的幽谷,它若独立于某个广袤的原野,或者独立于景区一隅,那又是怎样的壮观和华美?!

如何将古木保护起来,为树立魂,让它成为人们心中敬畏天地自然的图腾?如何造一个鸟巢那样的树屋让它拥有"自然之家"的意境?回屋的路上,大家纷纷给冯宣珠出谋划策。

夕阳向晚,从这棵铁甲木衍生出来的话题,一直续到冯宣珠的老屋,续到茶桌上,续到又没能如愿探观的西沙湖与鸳鸯的话题上——据驻村的文联副主席小郭讲,如今西沙湖的鸳鸯已多达一百多只,无论是轻雾缭绕的清晨还是落霞入了涟漪的黄昏,看色彩斑斓的鸳鸯湖里游弋如临仙界瑶池。但是,能有幸见到如此美景的人才真是"幸运儿"!大家便建议给西沙湖更名,鸳鸯畅游的西沙湖改叫相思湖更贴切。

邀我们前来茶里的县文联同时又是茶里村的包联单位,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一个共同的情怀而这样正儿八经的围坐一起,便真的有了文人围炉夜话的浪漫与真实,我仿佛看到了另一棵大树在大家的抚育下正在悄然成长。

一个茶里三条沟,可以拿出来晾晒的资源一一摆上桌面,通向花海的网红索桥,可以仰望星空的宽阔路家河石滩与茂林修竹,可以沉浸式体验的蜂场、可以带领不同人群回溯光阴的"时空隧道",鸳鸯戏水的西沙湖……大家站在不同角度针对不同的点各抒己见,宛如置身一场关于文旅研学的茶话会,氤氲着热烈而烂漫的气息。

同行的张昌斌老师是个诗词快手,待众人发言结束正要举杯痛饮,他兴奋起立,口占一首七律《茶里行》,除了感怀一天游历的酣畅尽兴,也算给夏日晚风相伴的美酒佳肴平添了几分江湖豪迈的况味:

芒种探秘茶里行,巉崖云窟藏壮丁。黎母显圣天赐福,关王濯足地得名。相思林间呢喃语,报喜枝头嘻哈迎。文朋诗友纷沓至,一石激起浪千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