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

知远网

2024-06-04文/落苏情感

今年夏天的酷热程度真是百年难遇,长时间的烈日将阳台上的花都晒死了好几盆,看着纷纷离我而去的花,让我明白了“有命咸归死”的真义。

民间倒是素有立秋时节贴秋膘的习俗,怎奈秋老虎端的厉害,它霸道地拦在门口让我们不得随意出行。

经过整整一夏的高温蒸烤,人们都变得疲软无力,加上干旱少雨,炎热几乎让所有人的心神不得安宁,即使空调二十四小时开着,肠胃还是变得懒食荤腥,忌口油腻。有疰夏毛病的我更是每天早起熬上一大锅绿豆粥,望着外面似火的骄阳,便打消了下楼买烧饼的想法,就在家和面烙饼,也算是有干有稀,糊弄肚皮解决了一天的饭食。

好在处暑节气一到,秋风就起来了,空气中也终于有了久违的凉意。当初秋的小雨夹杂着凉爽的风飘落在脸上时,“贴秋膘”这三个字犹如从天而降的神符,顺着眼睛转了几圈后,就定格在脑子里。

选个周末,邀朋唤友,大呼小叫带上老婆孩子,黑压压一大群人直奔餐厅而去,瞧这阵仗和架势,知道的是去贴秋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打群架或者抢购打折商品。

汪曾祺说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义,即吃烤肉。我平时对烤肉没什么兴趣,遇到路边用炭火烤羊肉串冒出的阵阵浓烟,一般都会退避三舍,唯恐身上给熏染到经久不衰的气味。

有一年立秋,朋友从北方远道而来,我当然得尽地主之谊,把他带到市中心,一个闹中取静的小饭馆,按照自己一贯的清淡喜好,点了一条清蒸鲈鱼,两个蔬菜,一个点心。吃到一半,朋友说,这家的菜也太素了,今天立秋,我们应该吃顿烤肉才应贴秋膘的景啊。

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转换战场,把他带到一家韩国烧烤店,我坐在一旁,看他吃得满嘴流油,便拿出舍命陪君子的勇气,搛起一片瘦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说实话,倒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吃。朋友让我再吃一片五花肉试试,知道我怕油腻,就用一片紫苏叶卷起来递给我。一尝之下,顿时觉得自己以前是太狭隘了,五花肉烤至焦香,紫苏叶的清香化解了油腻,二者融合出独特的香味,让我意犹未尽,便又尝了两块。朋友笑道,贴秋膘非吃烤肉不可。

朋友属于无肉不欢型,经典的烤肉当然是贴秋膘的最佳拍档。我可以偶尔食之,却不能成为常态。

梁实秋在《雅室谈吃》里写诗人徐志摩,这位浙江才子最爱在西湖边满家弄的桂花盛开时,独自前去访桂,并吃上一碗桂花煮栗子,认为是人生一大享受。此乃民国文人的素食贴秋膘,桂花我所欲也,毛栗亦我所欲也。

秋风一起,街上就随处飘荡着糖炒栗子的香味。我抵挡不住诱惑,赶紧买个半斤,再买一段用肉红淀粉多的七孔红花老藕做的桂花糯米糖藕,回家将糖藕切成厚片,打开冰箱拿出卤鹅掌。家中庭前的桂花开得正好,看一眼桂花,啃几口鹅掌,吃一颗糖炒栗子,尝一片糖藕,鹅掌筋道耐嚼,栗子软糯黏牙,糖藕粉糯清甜,像这种赏桂吃法,当属私人订制的独家贴秋膘配方。

一个吃货朋友约我到扬州吃早茶。休息天的早晨五点半起床,七点已经来到扬州的渡江路。朋友落座就点了一笼三丁肉包,一笼翡翠菜包,一笼鸭肉烧卖,一碗煮干丝,外加一人一碗鸭油干拌面。东西上齐后,朋友让我其他可以等会儿尝,首先要趁热先吃面条和烧卖,理由是虽然鸭子入馔,属于入秋清补佳品,但冷了就会有腥气味。我照她安排的顺序吃下早茶,果真是心满意足。

趁着时间还早,驱车来到大运河博物馆,虽然馆藏不如想象中的丰富,但位于门厅的宝冠佛倒是不错,看到他那平和的微笑神态,便荡涤了平日的怨戾之气,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我想,生而为人,趁着秋高气爽,补充精神的空虚应是更高层次的贴秋膘。

其实说到底,真正的美食是超越食物本身的。天凉好个秋,用身边顺应时节的食物来贴秋膘吧,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快乐起来,让精神世界饱满起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