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边的沉思

知远网

2023-10-05文/曹景常随笔

这里,就是齐长城锦阳关的最高处了,也是齐长城的古烽燧遗址。

锦阳关,位于山东省莱芜市上游镇,春秋战国齐长城重要关隘,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塞,为齐鲁两国往来的重要关隘,因此也被称为“通齐关”。锦阳关长城,今尚存0.6公里较为完整的石砌墙体,残存城墙最高为7.5米,最厚为6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艾陵之战均发生于锦阳关和青石关一带。最初的锦阳关是什么模样、毁于何时不得而知,但据史载,明、清和民国时期都曾重修过。

在晚秋的风里,一步步攀登而上。草萋萋、风萧瑟的氛围里,那个毫不出奇的小山头,有些凄惶、有些落寞地撞疼了我的目光:那就是古烽燧吗?圆而平的山头,四周山沿好像被谁折了一下,而就是这个“折痕”告诉人们,这个不起眼的小山头,曾有厚重的城墙似众星捧月拱卫四周。如果不是当地朋友特意告知,怎么也想不到,这里古烽燧有2500年的历史。经过风雨剥蚀,当年的古烽燧早就面目全非了。在朋友的提醒下,再仔细观瞧,依稀可见古烽燧的大概模样。

烽燧,也叫烽火台,后世的老百姓都叫烟火台。说起烽火,大家都会想起“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也会想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千古名句。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中的烽火,是最早对烽火台的称呼,也是后世烽燧的前身。周幽王时,烽火的主要作用已经很明显了:示警。烽燧又为何意?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载:“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也。”也就是说,烽主昼,燧主夜。在古代,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后来的若干岁月,如遇敌情,白天燃烟为烽,夜晚放火成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及时传递军事信息,然后好整以暇应敌。

齐长城始建于齐桓公时代,经齐灵公、齐威王增修,至齐宣王时基本完成,前后历经400多年。西起济南市长清区的大峰山,东到青岛市黄岛区接入黄海,东西绵延618.9公里。齐长城现存烽燧遗址13处,当年到底有多少烽燧,不得而知。但烽火台修建的规律是,一般相距5公里左右;按此计算,绵延千里以泰沂山脉之势修建的齐长城,其烽火台数量,当有百余座。

无论什么年代,在战争中,也就是烽火连天的岁月,情报的重要性,是自不必言的。因此,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烽火台的地位虽然不高,但其重要性谁也不敢轻视。一个个烽火台,成为边境线不可或缺的、警惕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也是捍卫国防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而烽火台的所在之处,定是长城某一险要关隘的最高处。

是的,烽火台上,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雨腥风;只有清冷月色的陪伴,只有炎炎烈日的注视;当然,还有秋风萧瑟中的寂寥无边,和寒光照铁衣、大雪满弓刀的凄冷与苍凉……守卫烽火台的士兵,自然也是精悍力量,不仅仅军事素质高,且心理素质好,能耐得住寂寞,且能随时发现敌情,及时发出信号,或者及时观察临近的烽燧发出的报警信号,然后点燃自己的烽火,将绵延烽火继续传递下去。

站在烽火台边,我仿佛看见,在齐国南部国防线上,百余道烽烟次第燃起,齐国边防马上进入一线战备,迅速集结重兵于边境以迎敌。这样无比壮观的场景,又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奥运圣火的传递。虽然两者的时间空间、方式方法、意义和内涵迥然不同,一个是传递战争信息,一个是传递体育精神,但其传递的模式与精神,却是有着本质上的相通之处:都是要传递和平精神,捍卫文明家园。

烽火台,随着岁月的风云渐渐远去,最后远成了历史深处的一个被很多人日渐淡忘的记忆。古代烽火台传递信息的方式,对于当时是“高科技”,但到了如今,不再被人们想起。偶尔想起,也只是发怀古之情。然而,烽燧的精神却始终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中传递传承。试想,后来传递情报的信鸽、明里暗里的交通站,乃至后来的电报、信息战……都是烽燧精神在后世的传承与再现,或者是弘扬与光大。

烽燧精神的传递,也不仅仅限于战争中的情报传递、和平时期的通讯信号传播。今年春天,“新冠病毒”早期的科学研判、疫情的及时防控,不正恰似一股股烽烟从长江之畔的武汉迎风而起,直冲云霄,迅疾传遍万里神州,也像一声声嘹亮的集结号,不仅仅预警“战事”与“敌情”,也召集着抗疫大军奔赴“战场”,勇敢迎敌!那一批批医学专家,一批批白衣战士从全国各地赶来,展开了一场勇敢的爱之接力,不也正像古代那些见烽烟起便挺身长立、奔赴前线、守土有责的勇敢将士吗?

距离从锦阳关归来,已经过去三年了。但还是时常想起那墩相貌模糊的古烽燧。尤其经历了这个特殊的春天,眼前更是时常浮现烽燧当年的样子,当然是想象中的样子。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在白衣战士的勇敢冲锋中,深切感受到了当年烽烟四起、勇士冲锋的壮烈与激昂。当然,真的特别希望——

烽烟从此不再起,岁月静好到永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