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夜里,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我对夜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母亲说,我出生那晚,是一个夏夜,我家在打麦子。母亲在麦场一直忙到很晚,回到家,还要给家人和帮忙的人做饭,我出生时已经过了凌晨一时。我想象那时的夜空,繁星密布。
小时候,我们那里还没有通电。夜晚降临以后,就会漆黑一片。在简陋的厨房里,母亲划根火柴,点亮煤油灯。我看见母亲的身影放大到墙上,占半个墙面那么大。母亲经常忙到很晚,有永远干不完的活:在煤油灯暗淡的光里,洗锅刷碗,收拾灶台,和面发面……她累得腰疼,一边用手在腰上捶着,一边往锅里添水,盖上锅盖……她用一只手拿起煤油灯,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护着灯焰,从厨房里走出来,夜风把灯焰吹得向一边倾斜,灯焰小下去、弱下去,有时会忽然熄灭。
母亲回到屋里,把煤油灯放到桌上,看看已经睡下的我们,过来掖掖被子。然后回到桌前,拿出簸箩,从里面拿出针线和没有纳完的鞋底,戴上顶针,开始用力地、一针一线地给我们纳鞋。她把针从厚厚的鞋底穿过来,又穿过去,纳一会儿,便把针脚在头发丝里磨一下,再磨一下。母亲尽可能地凑近灯焰,灯油没了,母亲再去添一点过来。
那些年,我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深夜里我醒来,看见母亲依然坐在灯下缝缝补补。窗外是沉沉的夜,有时夜空布满了星星,有时月光照进来,把母亲的背影照得一片白亮。
这是我小时候的记忆,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总也忘不掉那一幕。忘不掉那时的夜晚,煤油灯下的母亲放大到墙上的身影。母亲去世后,很多个夜晚,我独自走到野外,回想跟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泪流满面。我长久地望着星空,凝望着其中的一颗、两颗,那是母亲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