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上南山

知远网

2023-07-04文/杨广虎随笔

一场秋雨一场寒。昨晚秋雨淅沥,雨水一直敲打着窗子,叫人难以入眠,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合衣睡着了,早上起来,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不想,一场秋雨之后,天却放晴,心里早习惯了顺从于雾霾的天气,难得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反而有些不知所措。刚好是周末,想想,一个人去秦岭南山走走,不只为看风景,还要看一个好朋友。

开车出城不好走,限号以来,交通拥堵有些改观,到了周末,却是四面八方的车辆暴增,堵塞不已。慢慢腾腾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南山脚下,沿途不少楼房又拔高而起,一些熟悉之地变得有几分陌生,古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今城市变化、生活节奏之快让人目不暇接,感慨万千。

车停在了一个农家乐。到了秋季,落叶纷飞,有些凄冷,农家乐生意也不好,关着门。我徒步上山,山风吹来,有些凌厉,咯得人生疼,路上行人极少,虽是秋高气爽,天空瓦蓝,冬季的脚步悄然迈进了。

上次进山,我记得是春季。倏的,一下子就到了秋季。久居城市,在简单而又繁忙中,度过日日夜夜,一年又一年。我喜欢春季,南山跃动着青春的生机和活力,漫山遍野,绿草睁眼,树木发芽,鲜花开放,空气中飘荡着泥土和花的芬芳;我也喜欢秋季的南山,层林尽染,如锦如缎,色彩斑斓,宛如一幅浓烈的油画,还有柿子,高挂枝头,红通通的,仿佛给登山的人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至于夏季,山里虽然可避暑但晚上潮气裹身,让人极不舒服;冬季,一片白雪皑皑,混沌一团,远没有秋季天寒水瘦,一切让人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即使大阴天,也有中国画的明暗效果。

登山而行,这些年保护不错,没有一丝砍伐的痕迹,叶子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踏上去,发出几声呲呲的声音,有几分轻微的弹力,让人感觉舒软,似乎惊动了一个生命的个体,于心不忍。山水间,颜色斑驳杂乱,仔细再看看,主要还是黄色和红色,黄色主要有白杨树、银杏树,还有星星点点却又明艳的菊花,红色主要有三角枫、黄栌、鸡爪槭、乌桕、盐肤木等植物,众多的植物粉墨登场,一展生命的颜色,在人间,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秦岭南山色彩记忆。

如果说春季是草木萌发的肇始,秋季便是硕果累累的终之大丰收。小麦、玉米,土豆、红薯,核桃、石榴、柿子、苹果等等,个个饱满成熟,让人体会着收获的喜悦。

南山,据说古有七十二汤房,现有大约五千人在此隐居。空谷幽兰,在此,且不论隐居的好坏。朋友在南山深处一个山洞里隐居好几年了。说是"隐居",不为炒作,不为迎合,不为从众,不为表演,也不为当"网红",有时候也下山回来看看孩子。运用他的话讲,无论身居何处,无论何时,孩子是自己的,不能亏欠他们。说大了,有家国情怀,要继承中国优秀的"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说小了,也是一个普通男人的责任。如今,哪有一块清净地?他就想一个人呆在寂静的山里,没有信号,没有走马灯式的应酬,反思、自省,过过简单的生活。功名利禄,世道人心,说到底,人活着,是被无穷的欲望害了,人心太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复杂,也难处了。

我知道他的难处,生意失败了,老婆也离了,家里的所有财产都留给了老婆和孩子,一个人净身出户。他完全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可他不想再成为金钱名利的追随者了。我们曾经劝他不要离,但他坚决要离,说该放手时要放手;最终大家看好的一对"神仙侠侣"还是分开了。也有人劝他再找一个。他摇摇头,再也不愿介入纷杂的感情生活了。有朋友问他那当年为何要爱的死去活来结婚,他只说了世事多变,万物轮回,青春年少男人胯下有野马,很正常,现在,激情过后,一个人清净,也属正常不过。心若坦然,一切皆空。

上次是春天,上山去看他,没有见人。我把一些米面油留在了洞里。我想这次有缘,他应该在,走了三个多小时,到了石洞前,还是人没在,一只流浪狗守在洞门,警惕的目光打量着我,我喊了几声朋友的姓名,狗也跟着叫了起来,但这些声音都被空旷的山谷"吸音"了。只能感叹:"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站在高高的山头,秋风吹来,松林阵阵,天高地阔,心旷神怡,滚滚红尘,茫茫人海,却不知道朋友"隐"在何方?

我坐在一块石头上,默默地等待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见人,把带的东西放在洞口,害怕天晚,深秋的山里寒气逼人,只好一个人下山。不想,在半途休息时,仰头而望,苍穹高远,夕阳如血,有一个人,尽管只是一个小黑点,但能看见,在一个小山头上,好像在打坐,与自然低语。可能是我的朋友,他可能也知道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有一个人,独上南山,等待和他相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