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滋味

知远网

2023-07-22文/秦澍瑶随笔

风一紧,秋分就来了。田里的庄稼开始陆续回家。场院里的大豆在日光中破壳而出,红豆、绿豆相伴紧随,大小豆子,五颜六色,满地滚圆,耀得人眼花。比胳膊还粗的玉米,神气十足地站到了屋顶、树杈上,金黄耀眼。红红的辣椒,挂在檐前屋后,一串串的鲜艳,毫不逊色于院中树上正在日益变红的柿子。谦卑的稻谷,还在田地里随风起舞,等待锃亮的镰刀最后的召唤。棉花裂开了嘴,一朵一朵地白,如天空中的云朵。田间地头,院里院外,农人的脚步是轻盈的,欢快中隐藏着喜悦,沉稳中携带着丰收。

在秋风秋阳中,田野裸露了肌体,还原了本来的面目。一垄一垄田沟里,在阴阳相半昼夜均等的二分秋色中,麦子孕育着新的希望。《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八月中……解见春分。"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即为"半"之意,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时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从此,天将由日长夜短逐步变为日短夜长,气候也由热转凉。

秋分平分了秋季,日夜达到了均衡。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这样美好宜人的时节也只有秋分才有。此时正是踏秋的好时光,既可脚走大地,亦可登山看水。秋山自如,缘于苍穹的辽阔无邪;秋水深沉,缘于池塘的浓如墨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霄日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除了郊游,还可秋祭月、吃秋菜,亦可送秋牛、放风筝、粘雀子嘴。虽然南北风俗、城里乡下各不相同,但都祈求的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没有了雷、虫骚扰的大地,并没有沉寂,于是一场秋雨便裹着一场寒,习习而来。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人的衣着起居也变得早晚有别。《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中国人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寻求的是"阴平阳秘".

当然,这种阴阳是很难保持均衡的,就像在同样的秋分季节,各人的感觉和心境也是不同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诗人马戴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纵使少年也添老。空园白露,孤壁野僧,极为清寒寂寥之境,沧桑至极,欲说还休。"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贾岛听着松下叮咚的泉声,看着头顶夜风吹走浮云露出的皎洁明月,心里满是碰见友人的惊喜。苏轼这个大才子,心境随世态而渐老,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有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秋分之后的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大度、洒脱、温和、宽容,是人生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写照。

秋分,是自然界的临界点,一变将生。秋分,是岁月的补丁,把日子的根远远地缝住,让你在默数时光中品味人生的滋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