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在乡村,只有公鸡才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歌手。猪的叫声哼哼唧唧,传递着饥饿和慵懒,让人不胜其烦;狗的吠声,多半出于看家护院的职业需要,汪汪叫上一通,让人心生畏惧闻声止步;至于马嘶牛哞羊咩,只是呼朋引伴的信号和排遣寂寞的长吟,没有多少美感可言。只有鸡鸣声才是最原生态的音乐,也最能衬托出乡间夜晚的大静大美。
公鸡是最有灵性也是最勤快的家禽。黎明前夕,村庄在沉睡,农人也在沉睡,而这时,公鸡最先从睡梦中醒来,清清嗓子提提神,开始报晓。一声声带着金属质感的鸡鸣,像流星一样划破静谧的夜空。此时,黑如墨染的夜幕被一双大手缓慢地扯掉,乡村的早晨从黑暗中跳将出来,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大地睁开惺忪的睡眼苏醒过来。早起的农人开始挑水、洗衣、打扫院落,安排一天的农事。
记得我上初中时,每天早上要到学校早读。特别是在冬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那个年龄非常贪睡,加之窗外寒风凛冽,滴水成冰,我最喜欢躲在热乎乎的被窝里做梦,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在那个没有钟表报时的上学年代,似鼓点如号角的乡村鸡鸣是乡村最为生动的音符,伴随着黎明的曙光,一次次将我从睡梦中唤醒。
每天凌晨,在万籁俱寂、漆黑一片的静夜里,“喔喔喔——”,我家的大公鸡唱出了悠长动听、清脆嘹亮的第一嗓子。由于那只大公鸡卧在屋外的树上,鸡鸣声犹如在我的耳畔响起,听起来是那么的清晰。我躲在热被窝里,只觉得覆盖大地的夜幕被鸡鸣声生生划开了一道缝,这道缝犹如撕裂的伤口,钻心的疼痛让它忍不住浑身打颤。还没顾得上缝补,紧跟着另一声鸡鸣又起,夜幕又被划破了一道口子,身子又是一颤。当第三声鸡鸣响起时,更多的鸡鸣应声而起。近的,远的,高亢的,朦胧的,顷刻间连成一片,形成一股强大的音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黑夜冲击得支离破碎。
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浮现着父亲给我讲过的“闻鸡起舞”的故事,耳畔回响起老师“睡瞌睡,瞌睡睡,瞌睡越睡越瞌睡;精神振,振精神,精神越振越精神”的谆谆教诲。于是,我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打个哈欠,伸个懒腰,开始穿衣起床。早起的母亲已经为我做好了早饭。匆忙吃完早饭,我背着书包开始步行去学校。从家到学校有四五里的路程,中间需要翻过两道岭、越过一条沟。“三叫日出满天红,驱散残星月朦胧”,乡村的清晨一片静谧。走在蜿蜒崎岖的小道上,刺骨的寒风呼呼从耳边吹过,沿途村子里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合着我的脚步声,听起来如优美和声一般。走着走着,天边的星星逐渐稀落消逝,东边的天际露出了鱼肚白,熟悉的鸡鸣声和曙色晨曦就铭刻在了记忆深处。
如今,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养鸡的农人越来越少了。曾经熟悉亲切的鸡鸣声,以及那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乡土田园气息,也渐行渐远。那留在乡村记忆里、存储于儿时梦境中的鸡鸣声,就像一瓶陈酿老酒,散发着醇香,让人回味悠长,怀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