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里的教育学

知远网

2023-08-06文/徐瑞哲随笔

我不是教育家,但我有一个阳台。

阳台是家与大自然的接口,如果没有什么小生命,多少有点缺憾。于是,我凭借一些高中生物学知识,从今年植树节起也尝试“花花草草”。数一数,阳台现存大大小小、形形色色40盆左右,差不多一个“班级”吧。

阳台种植,最惨的当然是眼睁睁见证“摧花”,而最兴奋的事莫过于:忽如一夜萌芽出土。我从网上买过标称“2000粒”的太阳花种子,其实都在一个装得下报名照的透明塑料袋里。我播撒在空盆或被我种得半死不活的盆里,期待着“爆盆”。果然几天之内,小苗苗露出尖尖角,满盆充盈着生的希望。

然而,几周之后,在播种密度太大的土中,只有少数几株茎叶纤细,尚能直立,不见含苞,绝大多数在洒水时便倒伏不起。后来,不信邪的我又去建材超市的园艺区,买了一杯带营养土和吸水绳的种子套装,再度试种。

这一次,是喇叭花。“懒人盆栽”产品果然见效,今年黄梅雨季在南窗的角落里默默疯长,一节更比一节高,清一色的蓝紫调,像“昼颜”似的清晨花开、黄昏花谢,令我忆起儿时上学、放学必经的篱笆墙。

更令人欣慰的是从“爸妈”到“孩子”。在这株喇叭花“吹开”几十朵后,花朵后部的球囊里总有2到4颗种子。我采集后,又种在其他几个盆里,但唯有一盆里的一颗发芽,而且长势喜人。如今已经爬到一米多高,心形叶片间带着幼嫩花蕾。

都说老师们是园丁,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这是一个好比方。在自家阳台,不要试图规模化快速生产,否则教训至少3条。

其一,种子发不发芽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且带有天赐的随机性和残酷的竞争性,勉强不得,学会认命。即使已经育出“二代”的喇叭花,我在一盆里分布式一一植入12颗种子,最终只成活了一颗。其实我还试过罐装的含羞草育种产品,结果也是十五到二十分之一存活率,仅剩一棵独苗。人人都成精英,同样绝无可能。

其二,植物往往是被“浇”死的。只要不是露天阳台,阳光和土壤条件与天然外界一样,基本是既定的,唯一可变因素就是“降水”。我发现,浇水浇得太勤,甚至开小灶给肥水,如同灌输式教育,多数情况下造成烂根而亡。而且,泥土最好宽松,排水良好,又常见阳光,这样的“普适教育”环境适用绝大多数绿植。

其三,自我生长为主,但少不了支撑引导。就如带有蔓性的喇叭花,也属牵牛花,也要“牵牵手”。先是插根细竹竿,让它顺势而为;爬到“一尺竿头”时,再从窗帘杆垂下一条钢丝绳。不必对接竿子,藤蔓的尖子便能施展螺旋上升的天性本能,等我们一觉醒来便“攀”上了新台阶。用儿子的话说,“它们难道长着眼睛?”

值得自豪的,不是把网购的两年苗、三年苗甚至成品苗木带大,而是把一颗颗种子带大,就如把自己的孩子带大。“从0到1”皆难事,哪怕是见光就活的所谓“最好养”的太阳花也会失败。当然,本人阳台种植经历还太短暂,真正成功培育的指标,是至少轮回十年的耐心。熬过无花无果的时节,静待一个新的花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