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至以后,天气燠热难捱。关于各地高温红色预警的新闻,也屡见于新闻媒体。这让笔者不禁想到古人消夏避暑的方法。北京什刹海的荷花一向有名,旧时每至六月,便聚集了大量赏荷人群;过去,南京人在大暑前后乘船夜游秦淮……这些方法,充满了情趣和雅趣。
不过,从古代文人雅士的度夏消闲中也可以看出,消闲度夏、寻找“清凉”,不止是文人雅士的旨趣所在,也折射了一种中国文化。
清凉意味,可以说是中国的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追求的一种境界。有人对东西方一些绘画艺术大师的作品做过分析,认为在西方的一些风景绘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题材景物就是灼灼的阳光。比如我们熟知的梵高,据说就是在疯狂的心理状态下,去刻意追求那炽热、燃烧的太阳,他总是在阳光最强烈的时间里作画,而且他有一幅名画即名为《午时的太阳》。
在中国的画家中,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作品中,所画风景却与西方画太阳的风格、意趣迥然不同。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很少有画家去画太阳,甚至你在中国画中几乎很难发现对炽热、灼人的太阳的描摹。在国画中,山是荫凉的;国画里的水,是平远清幽的;国画里的树木,是清凉的、茂密的……总之,我们的国画所给予我们的艺术印象,只是一片白天的荫凉、清幽,观赏国画使你觉得心中暑气全消,也使你觉得世界十分静谧。
这种对东西方绘画作品,以及人们的文化心理中“清凉”的审美观照,我觉得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艺术发现。中国艺术中这种“清凉”的境界,与中国传统艺术家人生境界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国的传统艺术家非常注意人生智慧的总结:人生有喧嚣,世态有炎凉,但关键处能够“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如果能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就能够做到:人格修炼至神骨俱清,观风景“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总之,要平复心中欲念的烦热火气,追求一种清越、超拔的境界……
我所喜爱的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一册书名为《清凉菩提》的散文集,对人们所应有的“清凉”的人生意义,讲得特别多,真有一种“我必使他得清凉”的胸怀。“我的星星,或者说我的文学,希望给这热闹的人间带来一丝清凉……”每每读之,我的燥热、枯干的灵魂不只是服用了一帖清凉剂。林清玄也正是把他的散文作为自己的和读者的心灵的清凉剂了。“那清凉也许不多,也许轻轻掠过,也许不足以解渴,也许朝露一样很快地蒸散,但就让我们敞开心灵,品味那一丝清凉,就像有时我在山林里走累了,采下一朵牵牛花含着花中的一点蜜汁,或是咀嚼酢浆花酸溜溜的果实,感受到微细的清凉,使我觉得可以再走很长的路,而不感到口渴了。”这清澈的哲思、清新的诗情、清凉的韵味,我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产生共鸣?
“清凉”的境界,是艺术家、作家们所追求的,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种精神上的渴求。今天,现代人生活上的焦灼、精神上的焦灼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处于这忙碌转动的世界里的现代人,每个人都难免为学业、为事业、为衣食、为名利奔走竞逐。身体上的辛劳,心情上的烦热,使人们经常感到自己像是一壶滚沸的水。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家想看到的,就不再是更多的辛劳与烦热,而是希望能感受到一些安谧与清凉,让自己能像从炎炎烈日之下,走入一间饮冰室,冷气迎面扑来,把阳光挡在户外。这种情困与物困,我、你、他恐怕都有,而对“清凉”的渴念,也许更加强烈。
为了追求这种“清凉”,有人独自旅行到清凉山,我想,这不只是为了避暑,还是为了放松心灵吧?有人选择了音乐,让音乐的情感力量,把心中所有的郁闷冲洗干净。有人选择了读书,在书中清净,拥有了一片清凉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