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潮汕平原,家乡距离大海约50公里,从懂事时起我就感觉大海是陌生与神秘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汕头读书,被安排到澄海溪南供销社实习。溪南位于韩江下游,倚靠南海,与南澳岛隔海相望。从溪南旁边的东里河坐船,没多久便到南澳岛。但那时的南澳岛是海防要塞,岛上的同学说去南澳岛须办理边防证,手续甚麻烦。于是,东里河对我来说宛如一道天堑,难以逾越。每天晚饭后或周末休息日,我便散步来到东里大桥,望着奔涌而去的江水发呆。
半年的实习期结束了,我带着未能往南澳岛的遗憾,离开了溪南供销社。
在家乡工作数年后,我调到拥有260公里海岸线的深圳市。从此,每当闲暇,我便去看海、听涛、踏浪。有几次刮台风,我特意去住海边的宾馆,领略大海的激情。
后来我辞职下海。商务之余,我酷爱旅游。从辽宁的丹东港到广西的防城港,闻名的海滩都有我的踪迹,各地千差万别的海景、海滩让我拍手称妙。我也曾在法国尼斯悠长的海滩上散步,那里赤身晒着太阳的女郎的妙曼身姿令我赞叹;我曾伫立在摩纳哥蒙特卡洛海港,看那碧海蓝天里王子的游艇,领略奢华的含意。可以说,我到深圳后,感觉大海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和神秘了。我把当年没能去南澳岛的遗憾渐渐淡忘了。
然而,人生有许多机缘,在新千年来到之前,友人从汕头市区调到南澳岛工作,文友老邱也来到南澳挂职。两人先后打电话给我,邀我到岛上看看。
盛情难却,我前往南澳岛。但此次的南澳岛之行,不是为看海而去的,也非去实现当年的愿望,更非去寻找什么奇迹。我已不是当年那个站在东里大桥上眺望,只会发呆的实习生了。
大家如约见面,我们侃了一个多小时的大山。朋友陪我驱车绕岛而行,所到之处都是蓝天碧海,浩渺无边。这样的场景已触发不起我神经的兴奋。倒是在宋井风景区时,目睹"宋井"二字为我熟悉的庄世平先生所题,增添了几分亲切感。当晚,我们在渔船上吃了晚餐,海鲜味道甚为鲜美。
饭后我去离县城十公里外的青澳湾,到一家背依青山,面对碧海的度假村。这时是秋末,又不是节假日,偌大的度假村没有什么旅客。我住在一幢靠海最近的西班牙建筑风格的别墅里。夜里,大海一片漆黑,我看不清它的真面目。
第二天,东方还未出现亮光,我赤脚走出房间,在沙滩走着。眼前这个约二公里长洁白的沙滩,仿佛是给宽阔的大海镶嵌上一条硕大无比的银带。沙滩坡度平缓,细小柔软的沙子把我的脚丫按摩得痒痒的,极为舒服。沙滩上只有我一个人,我边走边看,大海神奇的变化把我迷住了。
天色蒙蒙,没有一丝风,大海出奇宁静,海面上弥漫着薄雾。从远处望,我分不清海与天的边界;在近处看,它像仙女身上的云幔,朦朦胧胧。
没过多久,像西红柿般的太阳从海平线上露了出来,光线驱走海面上的雾霭,顿时万顷波涛仿如被红色的墨水染过一样。就在这时,微风扑面而来,海面上涌起的涟漪,像一条条跳跃的红锦鲤,皱出的一排排波纹,更似一幅幅飘动的红锦缎。太阳慢慢升高,大海变得清晰广漠,海面化成了金黄色,像碎金一样扑闪,令人目眩。我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坐在沙滩上,凝望大海。我的思绪像眼前的大海一样变幻飞扬。
来南澳岛之前,我自诩足迹遍布各地,阅海无数,对大海无比稔熟。在这里才蓦然醒悟,我对大海仍然是陌生的。在这里,我怡然自得,与大海同呼吸,心里溢满恬静。
太阳越升越高,海风愈来愈大,一个个雪白的浪花,如热情的白衣少女,张开臂膀朝我奔来。
此行,我重温了友情,收获了一个美丽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