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珍藏

知远网

2023-09-22文/支贤情感

动车上,我想帮过道右边一位大姐把搁在脚边的藤编手提箱塞到头顶的架子上,被婉拒了。她邻座的小姑娘好动,进进出出的。每次小姑娘站起来要跨出去,大姐就安静地把手提箱抱起,搂在胸前,微微侧身,弯腰把地上垫着的报纸捡起,等小姑娘坐回来,又安静地重铺报纸,放下箱子。"以为什么宝贝……"听到小姑娘的嘟囔,我这才多看了箱子几眼。是的,箱子很旧,有一定的年头了,编织精美的表面看不出原本的藤色,有的藤条已裂,箱口边有多年使用磨白的痕迹,一边提挽是老藤编,立着,一边提挽用绳子缠了一圈,松松垮垮地耷拉着。很眼熟的藤箱子。突然,我对大姐和她的箱子肃然起敬。

是的,记得父亲也曾有过这样的一个老藤箱子,装衣服的,也是这么大,也是有点旧,听说是父亲出门必带的行李箱。后来是怎么弄丢的?何时弄丢的?等我记起问起,都懵懂不知。一直自责,我为何不早点把老藤箱子收好。现在,心心念念的东西就在眼前(虽然不是我的那个),被宝贝似的护着,心里也很高兴。如果今天它还在我手中,假如我提着它出门,我也会像这位大姐一样吗?

还好,20年前搬新房子的时候,我向父亲讨了他年轻时装书籍的旧木箱。当时妹妹笑我,一个旧木箱不值钱,也不搭家的装修呀?

老藤箱子没了,我愈加珍惜这个旧木箱子。是的,木箱很旧了,有一个角被磕碰了,也不是名贵木材打造,但结实,实木榫卯结构,保留了铁、铜五金把手和原配的锁具,左右有两道铁铜带缠过箱子的上下前后,像极了欧式的皮箱。不大的箱子灰黑色,泛着岁月打磨过的温润光泽,古色古香。里面没有藏什么传世之宝,打开有一股淡淡的樟脑丸的味道,四周蒙着很韧的白纸,纸已发黄,变得脆弱,仿佛一张老去的脸。后来又搬家,家人说,把它扔了吧。我舍不得,反而愈加珍惜,原来摆在书房,后来把它挪到电视柜旁边。

那时父亲常用袁枚《黄生借书说》里的一句话鼓励我,"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感叹借书看的人用心专一,年轻时的光阴是多么值得珍惜啊!此去经年,我才真正读懂这句话的深意。

柜上那柄铜纹熨斗是妈妈的陪嫁。饭碗般的大小,敞口,颈收,直腹,有长鋬,鋬部有锥形凸起,周身装饰有兽面纹、回纹。整个熨斗呈黑灰色,样式古朴,是清代民间常见的生活物件。

外婆女红很好,年轻时靠给人绣花做衣服养活我妈妈姐弟仨。这个熨斗是外婆熨烫衣料的用具,她说手柄的空心设计,是便于插接木把,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后来读到古籍中的"火斗"就明白一定是它的"兄弟"了。

熨斗自汉代出现,至晋代以后其功能逐渐向生活工具转化。"药杵、澡盆、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熨斗不仅仅是用来熨衣,还用来熨纸、护书、熏香。唐代是我国熨斗盛行的时期,熨斗熨衣上至君主下至黎庶,已相当普遍,而这种普遍行为也入诗入画。比如,诗人王建《宫调》就描写了宫人夜夜辛苦熨烫御衣的情形,"每夜停灯熨御衣,银薰龙里火霏霏。遥听帐里君王觉,上直钟声始得归。"后来这种老式熨斗慢慢退出生活的舞台。外婆的熨斗退到母亲的针线框里,再退到我家的多宝柜上。

岁月珍藏。大概每个人都珍藏过这样的几件"宝贝",这些东西很旧,不值钱,只是当时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物件,却珍藏着我们的经历、感情和惦念。多年以后,还可以倾听岁月更迭中它们背后的故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