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些串门的日子

知远网

2024-06-26文/漆艳林情感

日新月异的科技,快速变化的时代,让如今的城市高楼林立,人们的家像鸟巢一样镶嵌其中。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灯火璀璨,一派繁华之景,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就住在那屹立的楼房里。在田野上一路狂奔的日子仿佛定格在了记忆里,只能回忆。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与钢筋水泥堆砌的房子和谐相处。大家住在一栋楼里,看似邻里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可是,就算同一楼层的邻居下班回到家,在开关门的一瞬间,就只剩大门紧闭。那一道道门,一道道墙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更愿意回到家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刷朋友圈、刷抖音、刷快手,也不愿走出门去别家串串门。

真怀念儿时那些串门的幸福日子。贫瘠的小山沟里,虽然家家都穷得只有陋室土房几间,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里描写的一样,邻家的房子相隔甚远,但那点距离丝毫不影响乡里乡亲的感情,串门架起邻里交流情感的纽带与桥梁。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小孩,闲暇之余都喜欢串门谈天说地,聊些闲龙门阵,联络邻里情感。

我家土房子就坐落在村里去往山沟坡地必经之路的竹林旁,那时候家家家户户也没围墙、没院门,毕竟安全靠狗,通讯靠吼,交通全靠走。那时农人都在家务农,还没有外出务工那一说法。种地是头等大事,自然每天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是络绎不绝,门前总是热闹非凡。母亲会在院里摆上凳子,烧一壶开水倒入温水瓶备用。若是挑粪、背猪草的人儿累了,也可放下手中农活,来串会门,吃会茶,歇歇脚。

冬天来了,气温陡降,农事也闲下来了,此时母亲会烧起红泥小火炉,火苗舔舐着小火炉的肚子,一股暖流缓缓散开,将冰冷僵硬的手暖和了。嘴馋的我不会放过任何制作美食的机会,找来几个红薯、土豆,几把花生一股脑儿都放进火炉里面烤。此时母亲坐在火炉旁一边做针线活,一边取暖,花生伴着火苗发出砰砰啪啪的声响,就像过年放鞭炮那般喜庆热闹。这声音,这温暖的画面,也吸引了邻人。大人带着正在织的毛衣,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拿着作业本一起聚到我家。这种串门,有一种不请自来,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感觉。

大家各自坐下,开始唠嗑,家长里短,不厌其烦。此刻所有的烦恼与趣事都可一并吐露,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也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反正大家在一起敞开心扉,无话不谈。一会摆聊斋,一会扯闲话。讲得头头是道,听得津津有味。装满茶水,红薯、花生烤好了,大家有吃有聊,怡然自得,这串门可比现在一人在家抱着手机安逸多了。小孩做完作业,就在一旁玩,一会蹲在地上抓子,一会扔沙包,一会跳皮筋,那时候的生活简单,却别有一番滋味,舒适惬意。

那时候串门作为一种情感联络与宣泄的方式很流行。哪家两口子吵架,当判官,去拉个架;哪家去帮个忙,“红事不请不来,白事不请自来”,反正都是热心肠。雨落不停,今天去李婶家坐坐,明天去兰姐家蹭饭,母亲会笑话“守嘴狗”一样趴在门框边、想分一杯羹的我。但我依旧热衷于串门,找朋友玩,帮邻居干点活,分得些柑橘,蜜柚等。就算十里八村,哪户是哪户,家里有几口人,我都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今生活删繁就简,大家各忙各事,不串门了,有的邻居多年,仍然是陌生人,就窝在自己的小世界自得其乐。但我仍然好想回到小时候,感受那串门带来的浓浓人情味,感受那幸福温暖的慢时光,还有那无尽的人间烟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