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旧事“双季稻”

知远网

2023-12-27文/吴永荣随笔

又到了水稻收割的季节,脑海里又呈现出当年种植"双季稻"的景象。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扬中全县大面积种植 "双季稻",这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许记忆犹新,而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觉得是在讲故事。

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前,农田由集体统一经营,扬中属于亚热带地区,自古以来,每年只种植麦子和水稻两季作物。大约在1972年,不知是上级的规定还是农业专家们的主张,扬中全县推行"双季稻",如今回忆起来情景难忘,感到有必要用文字记录下来,让人们了解种植 "双季稻"的那段历史。

在扬中历史上,曾有"四夏"(即夏收、夏种、夏管、夏分),"四秋"(即秋收、秋种、秋管、秋分)之说。然而,由于"双季稻"的产生,便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双抢",即抢收抢种。一个"抢"字,将农民兄弟辛勤劳作的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种植"双季稻"得做两次秧田,第一次做秧田的时间一般在 "清明"节左右,比种植单季稻秧田要提前20多天。在麦子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便开始收割,确保第一季水稻按时插秧和生长时间。进入七月下旬,农民们便开镰收割第一季水稻(抢收),时间正值"小暑""大暑".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农民便会早早起床下田"开早工",割下的稻子湿漉漉的,来不及翻晒就被挑到晒场上脱粒,脱下的稻谷同样没有时间晒干就分给农户自行处理,如果遇上阴雨天,分到手的稻谷便会发热生芽,农民们叫苦不迭。

紧接着便是 "抢种",即栽插第二季水稻,这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最劳累、最紧张的时候。首先要将收割完稻子的农田进行耙整,然后再将 "草塘泥"(一种用杂草和河塘泥沤成的肥料)用泥笿子挑至田中,再用钉耙散开后才可以栽插秧苗。此时田里水温都达到30多度,一天劳动下来,手指、脚趾发白不说,手丫脚丫都会溃烂。这种高强度的农活和炎热的天气可以想象,当时的农民付出了多少超越正常的体力。劳作者一天换几次衣服自不必说,而饮食也无规律可言。"抢种"还体现在时间上,按照水稻生长时间来说:"立秋"以后栽插的秧苗影响成活率和产量,而"立秋"节气大都在每年八月七、八日两天,所以就有了"八月八号八点钟(晚八点)所有田地栽成功"和"早上一片白(水),晚上一片绿(秧苗)"的说法。为了抢时间,争速度,当时的生产队会按劳力等级将任务分解到人,谁完不成任务还要被 "罚工"(扣劳动工分)。记得那时我下班后,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乡下,帮助爱人插秧,以减轻她的负担。

为了确保"双季稻"栽插时间和质量,那个年代,县级机关除了平时有三分之一的干部常驻农村外,还会在"双抢"时再抽调一批干部分片检查,县委领导也带头深入"双抢"一线,到田间地头查看。记得有一年"双抢",在县委办公室任秘书的我随时任县委书记李明远赴联合公社。午饭后,公社书记张德良同志安排李书记休息一会,李书记说:"群众都在田间劳动,我怎么睡得着呢?"说罢他就来到红灯大队田头,当看到有一个小青年插的秧苗株距较大,便及时指出:小伙子,你插的这个秧不符合要求啊。那位小青年并不知道讲话的是县委书记,也许是劳动太辛苦了,头也没抬地甩出一句话:"你老东西下田来试试。"李书记让我去询问生产队长了解小青年的家庭出身,而其成份是富农。如果说出真相,一场田头 "批斗会"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我随即与生产队长耳语了一番,不一会小青年的父亲赶上去扇了儿子两个耳光并吼道:"讨债鬼,你滚回去。"这件事数十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在心里,现在看来算是做了一件善事吧。

在扬中全县种植 "双季稻"的期间,有不少干部群众反映,三季粮食产量还不如两季多,当时流行一句话:"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而且"双季稻"由于生长时间不足,碾出的米也不好吃,缺乏营养。上级也得到各方面的反映,1979年开始,扬中停止种植"双季稻".

如今,农业生产随着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而产量反而增加,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年连增".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的 "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碗里要装自己的粮食"正在变为现实。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