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之际,在古都洛阳的文化舞台上,聚集着一个为后世知识分子所激赏的文人群体。他们犹如黑暗苍穹里的群星,照亮了一个昏暗的时代。
有一个人,他在洛阳住下后,喜欢独自驾着车,车上放几桶酒,信马由缰地四处游荡。不管东西南北,一路走,一路喝。当路走到尽头,他便号啕大哭。哭够了,又驱车掉头,走着走着,又是一阵痛哭。这个人就是阮籍。他飘溢着浓浓酒气的穷途之哭,是穿越历史的千古悲音。
有一个人,是天生的美男子,站时若孤松独立,醉时如玉山将崩。有一次,他进山采药,竟被樵夫认为是仙人下凡,倒地便拜。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龙章凤姿的帅哥,却喜欢在洛阳郊外的柳林里打铁。站在火炉前的他,就像在奏乐。风箱拉起,曲子奏响。风箱在平缓的节奏中加速,那炉中的红苗,随风跳跃、升腾。铁块烧至通红,一番铁锤上下,一串叮当声响,一阵汗雨飘下。刺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了。这个打铁的人,名叫嵇康。那叮叮当当的声音,如同暗藏锋芒的《广陵散》,有一种别样的风雅。
有一个人,他时常乘着鹿车出门游玩,身上挎着一壶酒,还找个朋友,让他背一把锄头,跟在自己后面。到了野外,他一边喝酒,一边对朋友说:"我要是醉死了,你也别费事,就地把我埋了得了!"他就是酒圣刘伶。他的做派,总让人想起李煜的两首词:"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有一个人,他生在洛阳,长在洛阳,工作在洛阳,是个倒着长的神童。虽然官做得很大,但他是以俗闻名的。他当司徒的时候,除了丰厚的薪水,还有不少产业,房产、田地、奴仆的数量,在洛阳首屈一指。由于家里的账本太多,每天晚上,他都要在烛光下拨拉着算盘子儿,和老婆一起算账、数钱。他家有棵品种优良的李子树,每到收获的季节,果实总能卖上好价钱。为了防止别人得到这一树种,他总是先把李子核钻坏,再拿到市场上出售。这个人就是王戎。他故意以守财奴的形象败坏自己的名声,从而避开官场的风险。
这样的人共有七个。他们的文学造诣,他们的多才多艺,他们的人格精神,他们的率性风流,不仅给当时以污血为底色的高压政治涂上一层浪漫的色彩,还演化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如今,一千七百多年过去了,竹林七贤的话题,仍为我们所津津乐道。七个人,如同七个音符,虽然音色不一,但组合在一起,就奏出了美妙、动听的乐曲。
竹林七贤的洛阳往事,更是河洛大地上的一段乡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里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