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城"是海口的别称。这是一座富有海滨自然旖旎风光的南方滨海城市,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2012年深秋,我到海口的时候,尽管大街小巷依然满眼葱绿,但有关椰子树的"去"与"留"却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椰子树是常绿乔木,又叫越王头,棕榈科热带木本油料果树,属于红树族谱。主要有绿椰、黄椰和红椰三种,原产于马来群岛,尤以赤道滨海地区分布最多,海南种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琼州多椰子叶,昔在汉城帝时,赵飞燕立为后,基妹合徒献诸珍中有椰子席,见重于世。"这是有关海南椰子树的最初见诸于史籍的记载。据介绍,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经过多年的战乱,海口公路植树仅存8400株。1950年四月海口解放后,市政府在恢复道路交通的同时,把街道植树经常化列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市政建设项目。海口开始大规模种植行道树,其中种植最多的就是椰子树。
随着城市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椰子树更是受到了海南人民的厚爱。经过市民的热情推选,椰子树也被确定为市树和省树,成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的"特殊居民".在海口,椰子树数量大约有15万株,其中市政部门人工种植的椰子树就有9万株。
道路两旁的椰子树树干笔直,巨大的羽毛状叶片从树梢伸出,无枝无蔓,犹如撑起一片伞型绿冠,在阳光照耀下洒落着婆娑,椰叶下面结着一串串圆圆的果实,那就是令人垂涎欲滴的椰子。这是我们在海口市随处可见的美丽风景。
椰城人厚爱伟岸的椰子树,但也遭遇过老椰子从20多米高的椰树上掉下伤人的尴尬。有人由此提出质疑,椰子树属于大型坚果类植物,存在落果落叶伤人的安全隐患,根据行道树种植规范,椰子树其实并不适合种植在人行道上。海口市园林部门曾经表示,今后海口主城区不再大规模种植椰子树,将以组团式、片植式主要种植在公园、小游园等地。
种植思路的改变,不仅可以改变海口道路"绿肥红瘦"的局面,而且有利于增加本地物种的多样性。不再大规模种植椰子树后,市政部门适当种植了一些包括凤凰树、美人树的本地树种,同时相应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这些树种多开花,树形美观且遮阴效果比较好,不仅赏心悦目,还提高了海口景观的品质。另外,对于一些种植了椰子树的城区主干道,市政部门也缩短了整理采摘的间隔时间,避免椰子树砸伤市民的事件再发生。
对此,有人十分称道,有人却持有异议,说我们以前最愉快的是沿着大道散步,椰子树带来的习习凉风能吹散所有的不快,但现在一些路段的椰子树都被换掉了,难过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持这种看法的市民认为,椰城绿化就应该多种椰子树,如果在海口主要街头看不到椰子树,椰城就不能称之为"椰城"了。
是的,海口人不能坐等椰子树都快砍完了,让外来树种不断的侵蚀本土的生态平衡。海口之所以有"椰城"的美名,难道不是因为它拥有众多的椰子树吗?它和阳光、海水、沙滩、蓝天、白云一样都是这座城市乃至海南的至尊之宝。海口之所以令人神往,至少有一半原因是因为椰子树,我不敢想像没有椰子树的椰城会是什么样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实际上也是一方水土生一方树。椰子树凝聚了海口人的品格——朴实无华,热情好客,既有南方人的淡泊宁静,又有北方人的豪爽侠义。它挺拔正直坚韧,像一个自强有为青年,不畏狂风骤雨,即使被连根拔起,也不会低下高贵的头。它修长秀外慧中,像一个美丽多情的女子,默默奉献着累累果实。
在美兰区东北部灵山镇群山村,我把"椰城"的种树之争讲给村里年逾古稀的老人听,谁知老人却不肯相信这个事件的真实性,不由分说就打断了我的哆嗦:"你不要糊弄我,椰子树是有灵性的,果子掉下从未伤人。1958年浮夸风刮得厉害吧,海南缺粮闹饥荒。也就是在这一年,椰子树像受到了南海观音菩萨的点化,果子丰硕,解救了大部分人的生命。海南风忒大,每年有八到十次台风侵袭海岛,椰子树挡风避雨,削减风力首当其冲,降低损失功不可没。
椰子树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充满正能量。无论是在海边,还是在山上,随遇而安,有的独树一帜,有的结伴而居。很难找到比椰子树需求更少的植物了,只要有一点点土壤,它就会扎下根来,顽强生长,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椰子树真正迎来春天是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一个振奋全岛的重大喜讯从中南海传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意味着海南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迎来了第二次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一株椰子树就是一处风景。2017年春,当我和海口的朋友一起乘坐环岛高铁走上一条腾飞之路,天涯远眺,疾风鼓帆。当一缕闲逸的阳光斜照入窗,我又见到了我那魂牵梦萦的椰林绿,历尽劫波仍然挺立的椰林绿。
海南岛本身就是一颗绿色的椰子,稳稳当当地悬挂于浩瀚无垠的南中国海里。
在中国椰城,我和椰子树面对面,相悦的是心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