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打工亦筑梦

知远网

2023-08-15文/康明故事

我从2011年开始外出打工,屈指算来,已十年余。

记得那年秋罢,播上麦,又浇了水,就寻思着跟人去打工。那时家里开销大,粮食产量低价格也低,光靠地养不住一家人。我当时也有外面那么大想出去转转的念头。第一次外出打工,不敢走远,先到县城。我们村离县城三十公里,妻子开着从邻居家借来的电动三轮车送我去。三轮车上装着我的铺盖卷。妻子说,缺啥少啥到那买吧,平时该吃啥就吃,别亏待自己。真干不来就回来,别硬撑着。妻一条一条叮嘱我,有说不出的眷恋,又迫于生活的无奈。我说我是去打工,不是去打仗,别弄得生死离别一样。妻子往回走时,还是不断地扭头看。

我在县城一处建筑工地打工,工地没有宿舍,我和工友就住在施工的楼里。没扯电,晚上点蜡烛。伙房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起风时,常有飞舞的碎屑飘进饭锅里,人们骂着天,并不耽误吃饭。

我以前没干过建筑工地上的活,啥也不懂。那天,带班工头让我上楼顶给女儿墙抹八字角,我问女儿墙在哪儿,咋抹八字角?工头急了,说我啥也不懂,纯粹来混工资,说好的一天120元就变成了100元。

十年前打工,有时会担心拿不到工资。联系活儿时说得挺好,人走账清,最迟年底结清。可往往说人走账清的总拖到年底,到年底了,有些老板又会携款逃匿玩消失。为拿到工资,工友有时要费尽力气。

十年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十年间,天南地北,都市乡野,我去过很多地方,经历了说不尽的酸甜苦辣,也品享了诸多打工人的欢欣快乐。也结识了很多工友,大家由陌生而相识相知,每日一块劳作,闲时唠嗑。因为背井离乡,浮萍般漂泊,所以也渴求人情温暖。打工人每天和干板冷漠的钢筋水泥打交道,都有张沧桑憔悴的脸。可他们心里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惦念,却热烈滚烫。他们卑微艰辛,心里却充满阳光,满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都是骨骼坚硬的人,喊着口号撑起了一座座高桥广厦,或者沉默着,用热血和汗水,把荒凉滋养成繁华。

十年间,我和工友们见证着神州大地的变化,也感受着打工环境在渐渐变好。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政府的贴心管理,项目部的监督,工友工资得到切实保障。这期间我转换的多个工地,慢慢地也都有了完善的生活区,工友们住的是板房,板房里装了空调,寒暑无忧。每逢中秋节,老板还会发月饼、水果等,让工友们在异乡也能分享节日的温馨祥和。

我转换的多个工地,安全设施也在一步步完善。工友一进工地,都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强化安全观念。

2018年12月,在一处工地上,我和妻子在清理室内地面,用的是电动清渣机。由于机器失灵,我躲闪不及,机器爬到了我的脚上。机器下面都是飞速旋转的钢铁锯齿,幸亏妻子反应敏捷,飞快关掉电源,但我已痛苦地倒在地上。妻子大声地喊救命,正好同楼层有干活的水电工,他们闻声赶来,纷纷上前施救。抬着机器又抬着我,为减少我的痛苦,还找寻合适的角度翻转机器,用壁纸刀割断了我的裤脚和鞋子,把我的脚从那些锯齿里掏出来。项目部的何工赶来了,立即安排车辆赶往最近的医院就诊。到了医院,何工去收费处缴费并办理住院手续,又看着我进了手术室。住院期间,项目部领导不断关照,我的伤康复得很快。这件事的完善处理,令我和家人都心存感激。

从这件事上,我体会到了社会的进步,工地的管理也越来越人性化。最近这两三年,打工不论从环境和收入,都比从前强太多了,打工人熬到好时候了。我很想多干几年,只是年龄大了,我离开了工地。我认识的好多工友,也都离开了工地,不是回家带孩子,就是干些别的轻省活儿。大家常常在手机里分享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

今年秋季的某一天,工友老杨突然来电话,说去县城的森林公园玩吧。这处森林公园,我和老杨都参与过建设。

森林公园有湖,湖畔还有人造沙滩,招孩子喜欢,我的外孙女也要跟着我去。到了森林公园,发现老杨也带着孙女,俩孩子年纪差不多大,一会儿就熟络了,欢快地玩起来。

我和老杨坐在湖边石凳上,看秋阳明晃晃照着白马湖。眼前的美景,也凝聚着我和老杨的功劳。当年我们干活时,这里除了一片老槐树林,就是一大片荒丘。我和工友们把它建得粗粗有了模样。之后它还在不断建设,十年时光,有花有草,有水有亭,还有玻璃栈道廊桥,成了一大片漂亮的市民度假地。

"姥爷姥爷,你看那是啥?好大的白鸟啊。"外孙女忽然兴奋地喊我。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两只高大的白鸟在湖边浅水区漫步。是白鹭吗?就是白鹭。两个女孩一问一答,言语中是掩饰不住的好奇和欢悦。

她们真幸福啊,我被孩子们的幸福感染着。"咱熬的不就是这啊,值了。"老杨终得所愿地说,像是对天对地,更像是对自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