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当事人

知远网

2023-09-08文/姚孝平随笔

楼下住着一对母子,母亲卖化妆品,儿子读高中。每晚,楼下都传来儿子哇啦哇啦的声音,声音很大,有时还使劲敲桌子。仔细听,并没人和他说话,我猜想他是陶醉在了游戏中。

我所住的是旧小区,隔音差,这响声持续了一个多月,天天晚上如此,直到深夜。这让我不能静心做事,好几次睡着都被吵醒。

我决定下楼去说说。开门的是儿子,带着耳机,身材瘦弱,一副迷茫的样子。我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便问***妈在不在。他母亲出来了,我和她客气说明了情况,希望她和儿子说说,声音轻点,不要扰民。

不想,母亲装起了糊涂,笑着回我:“我上班忙,总是加班,儿子声音大,我也不知道。他大了,我也管不了。扰民不扰民的,别人也没说什么呀。”说完“啪”地关上了门,我只好上楼,继续忍受折磨。我心想:“母亲都这么难说话,儿子肯定更难打交道。”

又熬了几夜,实在受不了了,我又下楼敲门。开门的还是儿子。这次我鼓起勇气直接和他说了,希望他打游戏声音小点,太吵了我睡不着觉。儿子愣了下,连忙说“对不起”,并向我弯腰道歉,像极了一个犯了错紧张无措的小学生。我也愣住了,原本以为又会碰钉子,不料问题就这么简单解决了。此后,楼下清静了,我也能睡个好觉了。

生活中,遇到些麻烦矛盾,要面对当事人,我们有时会碍于情面或不熟悉,喜欢拐弯抹角地通过别人转告,由别人出面调解或说和解释,觉得这是一种必走的世故,自己直接说反而不好。

但往往参与的人多了,反而使事情变复杂,小事变大。有时倒不如直接和当事人对接,把问题摊开。以我的例子,对方是年轻人,涉世未深,没那么多心眼城府,倒很好说话,错了他就改,问题很快解决。有时,放下成年人世界里所谓的“世故”,也是一种世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