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冬天在杭州火车站等车,为消磨时间去五柳街闲逛。天下着细雨,我躲进了一家茶叶铺子。
老板热情地请我们喝茶聊天。我说我喝过最好的茶是铁观音,满口余香,整个人都清爽了,十年了还记忆犹新。老板说他泡上好铁观音时是关门窗的,热水冲下去,满室清香。和老板越聊越近乎,自然少不了买些茶叶。
我的成长过程中,家里虽有茶叶,但爸爸妈妈从不喝茶,只有来客人才会泡茶。我年少时爸爸早逝,妈妈请亲朋好友来家议事。我用玻璃茶壶泡了一壶茶,一壶茶倒完,再冲第二遍。大姨夫说壶里的水不要倒完,要留一点儿续水,茶色好看些。那时年少,第一次听说"茶色"这个词,细细揣摩了许久。
我结婚成家后,我们家也不喝茶。一则茶叶贵,二则偶尔得些茶叶,总觉得自己喝糟践了,都送人了。后来,我家先生听说喝茶减肥降血脂,他开始喝茶。用玻璃杯泡茶,一把茶叶喝一天,压压水气而已。
我开始喝茶,受益于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课。选学课有一门大学教授讲的《遵生八笺》,教授说喝茶是一种人生态度,古人出门都带茶具,随从挑茶几、茶炉。听完,我真羡慕古人的惬意生活。
教授拿出一套他在潘家园淘的茶具展示给大家,像个提篮一样,内有一壶两杯一茶盘。教授说他出门也自携茶具,还强调应和家人好好喝茶。于是我网购了简易的功夫茶盘,配上收藏多年的茶壶、茶杯,开始喝茶了。
我喝的茶很杂,有女儿在腾冲给我买的高黎贡茶,有存放多年的橘普茶,有单位扶贫买的苔茶,有朋友送的袋泡式斯里兰卡茶,还有我先生从宁夏带回的八宝茶。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几样茶一喝,茶的高下立显。苔茶最次,入口寡淡。高黎贡茶回味好,耐泡。橘普性最平,冬天喝暖胃,冲泡五六遍后茶色尚好。
今年立春后,我买了一盒白茶,觉得味浅。喝了一冬天的普洱茶,味蕾已习惯了厚重感。之后,我从冰箱里扒出一包没有外包装的无名茶叶,泡出的茶汤几乎是白色的,茶叶平和,比较对脾胃。细看发现这个茶有许多白毫,我只知道毛尖是白毫越多越好,看来这个茶也不错?到底是啥茶呢?
清明节后,浙江朋友带来一盒西湖龙井,说是明前茶。女儿小心翼翼地按照茶道冲泡新茶,香味儿一飘出来,我笑了,和那包无名茶叶香味一样。
怀着对西湖龙井的憧憬,我闭着眼睛尝了第一口明前茶。先生急切地问:"咋样?西湖龙井呀,新茶呀!"茶味重但涩味也重,香味也没无名茶叶的醇。我拿着两盒茶叶比较,茶叶形状接近,茶味都是茶香中带些豆香。那包无名茶叶很可能也是龙井产区的茶叶了。
两者对比,明前茶比无名茶叶味道重很多也青涩许多。顿时明白"青涩"之意了,年轻不懂事,需要淬炼。无名茶叶被我搁冰箱一年了,虽然茶味不如明前茶重,但涩味也降了,对于老年人而言喝着更平和更舒服。我不禁感慨时光也是茶味一分子。
喝遍多地好茶后,我还是觉得信阳毛尖最好喝,这当然是因为我是河南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深夜静思,爸妈当年不喝茶是因为经济拮据。虽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前六件几乎花完了所有工资,哪有买茶钱呢?我们夫妻也一样,前二十年只顾挣钱养家,没闲钱也没闲时间喝茶。开门七件事排序科学,茶并非生活必需品,只有基本需求解决了,才会顾及更高层次需求。等我们夫妻两人能考虑到茶时,我们的生活已步入人生后半场了。爸爸没有等到好生活的到来就离世了,好茶之味,于他就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人,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能明白七件事的含义。才能明白,喝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因为茶作为文化的载体,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坚持,茶中有欢乐悲喜,茶中有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