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是生活

知远网

2023-11-28文/肖克凡随笔

明万历年间,僧人迥波云游至靖安境内云阳山,登顶远眺,只见重峦叠嶂,天地间云霭缭绕无尽头,宛若身临仙境,不由留下四个遒劲大字“白云深处”,这便是传世久矣的云阳山摩崖石刻。可是白云深处是什么呢?这显然不乏禅意,引人遐想。

车尔尼雪夫斯基给“美”下的定义“美是生活”。那么“白云深处”蕴藏的大自然审美,依然属于广义的人类生活,于是引申出“白云深处是生活”的语境,引人信步走进时光深处,切身感受地处赣西北的靖安小城的前世今生。

发现感古亭

岁在癸卯。九岭森林温泉度假村。晨风拂面,沿山坡石阶小径独自走过竹林,有醒目标牌提示:“蛇虫出没频繁,请勿夜间上山。”看来此处并非人造景观。前行又见“严禁挖笋,违者罚款”的标牌,彻底坐实野生环境的真实,毕竟塑料竹林挖不出鲜笋的。

野生环境引发警觉,好在天光大亮蛇虫回避,大胆攀援步入林间深处,远端高处有亭翼然临于坡上,继续攀援三十余级石阶,奔到亭前。这是后来营造的仿古建筑,却不乏汉风。左右两尊绛紫色亭柱镌刻楹联:“泽被乡人崇太史,亭名感古话东吴。”

竟然是纪念三国东吴名将太史慈的“感古亭”。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小人书,往往记住主要人物,曹操、袁绍、刘备、诸葛亮、关羽、赵云、孙权、周瑜……我却还能记住太史慈的名字,至今未忘。《三国演义》里孙策武艺超群,人称小霸王。他在神庭与太史慈交战,可谓惊心动魄。孙策夺得对方后肩手戟;太史慈则揪住孙策长枪,抢到对方头盔,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两人滚鞍落地,弃马再战五十余回合,搏杀得衣衫成了粉片,还是胜负难分,双方人马赶到鏖战方得休止,耿耿于怀各自撤回营地。当然,后来太史慈归顺东吴了。

《三国演义》毕竟是演义,原先以为太史慈是小说虚构人物。然而这座感古亭纪念真实历史人物,给我上了堂《三国志》专业课。

感古亭前有碑文叙事:“太史慈,字子义,东汉青州人。孙策曾命其任建昌都尉,管领海昏、建昌、西安、新吴等县,平定刘磐骚扰,靖安百姓亦受其惠,遂建殿立像祀之,以祈福祉……”

据史料记载,此地曾有纪念太史慈的感古殿,年代久远废墟不存,当地百姓遂营建这座感古亭,由此可鉴靖安地方民风淳朴,举凡先贤功德,后人感恩不忘。

一座掩映林间的感古亭,诚然不是“网红”打卡地,却令人温故而知新。

想象方言岛

我所闻知的“方言岛”城市,一曰天津,二曰杭州。天津方言跟周边毫不搭界,缘为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天津建卫,朱家军队从家乡带来皖北口音,历久演化成为天津方言,“天津话”从远方飞落此地,与周边方言差异极大,因此被称为“方言岛”。

杭州的“方言岛”现象则因宋朝南渡,大量南宋官员及家眷带来中原方言乃至“汴梁官话”,逐渐演化而成“杭州话”,同样与周边地区存有差异,只是不像天津话与四周口音那样差异巨大。

中国汉语第一人称“我”,不同地域不同方言的发音各不相同。然而,“我”的发音具有明显的凝固性,即使族群从祖居地方迁徙异域他乡,诸多语句的发音都会发生变异,唯有“我”的读音不会发生改变,这就是人类语言“第一人称”的特殊之处。外部环境难以改变“我”。

靖安方言第一人称“我”的发音为“e”,这个“e”跟周边地区的“我”发音均不相同,显得非常特别。这并未引起特别关注,然而有靖安文人游历陕西诸地,意外发现靖安方言“我”发音跟西安周边地区相似甚至相同,由此产生初步推断:这个不易改变的第一人称“e”,似乎暗示靖安方言可能来自陕西方面。

靖安地处“吴头楚尾”,曾有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改写华夏纺织织造史,可见人文厚重,历史悠久。假设这个第一人称“e”的发音果然源自陕西,那么靖安也是个“方言岛” ,这足以引发“我们从哪里来”的追问与思考。

关于小小“方言岛”的揣测,很有意趣也很有意义,看来靖安方言颇有来历——似乎也是从遥远地方飞落此地的。

邂逅况青天

明代汤显祖曾在浙江余姚为官,这位戏曲大家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带回家乡,有传世之作“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最为有名。有言道“南昆北弋”。几经演化昆山腔即昆腔成为后来的昆曲。

近年昆曲《牡丹亭》依旧热演。我在南开大学迎水校区礼堂看过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为上中下三段,全戏分三天上演。由于戏票难求我只看过中段。

小时候接触昆曲,那是拍成电影的《十五贯》,这出戏以昏官错判两桩死刑案为悬念,吸引着观众紧张心理,最终冤案得以平反,而且以两桩婚姻喜剧结束。小孩子听不懂昆曲戏文,却对剧中丑角娄阿鼠的表演印象深刻,当然主要人物是苏州知府况钟,机智断案,细致入微,执法公正,为官清廉,挽救了熊友蕙、侯三姑、熊友兰、苏戍娟四个年轻人的性命。因此牢牢记住况钟的艺术形象。

以为况钟是昆曲虚构的艺术形象。这当然出自少年的无知。此番访问靖安得知这里乃是况钟的故乡。少年时代记忆倏然唤醒,参观靖安县况钟纪念馆,走近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清官况钟。

况钟,字伯律,号龙冈,生于明洪武十六年,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时二十三岁由靖安县令聘为礼曹吏员,任满九年,经吏部考绩授正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九年后擢升正四品仪制司郎中,宣德五年特授苏州知府,定正三品俸。他为官清正廉明,刚直不阿,除暴安良,整饬吏治,平反冤狱,减赋均徭,招抚流亡,劝课农桑,兴办儒学,选拔人才等善政,治苏十三年,政绩卓著,深受士民爱戴。正统七年卒于任上,享年六十,诰赠正议大夫资治卿。

“清正廉明,刚直不阿,除暴安良,整饬吏治,平反冤狱,减赋均徭……”清官况钟的真实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续余冬录》记载这样的故事:况钟二十岁时见到县令,对方要考考他的才学,手捋长髯持扇乘凉,缓缓吟出上联,“一扇千须动”,况钟脱口答道“三梳万发齐”。县令大为惊讶,随即聘况钟到县衙补礼曹缺。

靖安有民间传说“梳”与“苏”谐音,这是日后况钟三任苏州知府的谶言。其实,明初为补朝廷用人不足的紧缺,对人事制度作了改革,史称“三途并用”,所谓“三途”即进士、科贡和吏员,“三途并用”即不论出身贵贱,科贡和吏员均可同进士一样仕途发展,这便拓宽朝廷选拔官员的范围。况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获得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

况钟在苏州为官获得百姓赞誉,“能生能杀道兼有,西门豹后况太守”,民间遂有“况青天”之名。苏州市道前街西美巷,至今保有“况公祠”,这原是况钟读书会客的地方,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苏州城隍庙、沧浪亭、文庙均奉有“况公像”。可见深得民心。

明李贽《续藏书》卷二十七《况钟传》赞曰,“钟刚果敏达,不畏疆御,尝上奏,与巡按御史争相见仪,弗惮然,度量廓如也。兴学礼士,苏人至今诵之,以为廉洁之操,一尘不滓,操履之介,千夫莫回云。”

历史学家吴晗所著《况钟与周忱》称:“况钟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僚,被人民表扬为青天,是很不容易的事,在历史上应当是被肯定的,值得纪念的,在某些方面,还是今天值得学习的人物。”

苏赣两地皆有《况钟的故事》《太守况青天》《清官况钟》《大明清官》多种传记出版。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成电影的昆曲《十五贯》影响最大,使得古代清官况钟的艺术形象在新中国流传开来。这在当下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认识包家祠

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镇名和村名很有特色。镇名“璪”可能是个通假字,村名“港背”竟然引发归隐山林的联想,缘为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吧,一路行走便感觉被绿色包裹着,空气清新。

港背村依山傍水,古树成群,绿水环绕,白云不远,青山映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融,生态环境优美。村头有潦河竹筏漂流体验,游人顺流而下宛若置身世外桃源。

港背村还有明清建筑“尚党第”,也是不容错过的景观。“尚党”亦为“上党”,即今山西省长治市。先人分封“尚党县”,这是纪念。

古香古色的“尚党第”建筑,迎面高悬镌刻“包家”二字的横匾,这正是包家祠了。起初并未留意,得知这是包氏后人为纪念得姓始祖申包胥所建,瞬间感觉踏进“白云深处”了。关于申包胥的故事,民间多有耳闻。

春秋楚平王昏庸无道,残杀伍子胥父兄意欲灭门。伍子胥闻讯前往吴国,路遇同窗好友申包胥。伍子胥发誓灭亡楚国。申包胥则声言复兴楚国。之后,伍子胥长街吹箫求见吴王,终于借兵灭楚鞭尸平王。申包胥咸阳跪哭秦庭陈情复楚。就这样,昔日同窗好友各自承担历史使命,共同演绎灭楚与兴楚的春秋大戏。

以前知道历史人物申包胥,却不知他是包姓始祖。港背村的包家祠,供奉始自申包胥的包氏列祖画像,从一世祖世舆公到二世祖朝栋公到三世祖惠庆公……随时光延展到宋代名臣包拯。包公是神州大地无人不晓的历史人物,也是包氏宗族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形象在京剧《铡美案》《赤桑镇》以及评剧《包公三勘蝴蝶梦》得以广泛传播。

包家祠供奉列祖列宗,这条脉络将春秋时期的申包胥到北宋“青天大老爷”包公链接起来,给天下包姓增光添彩。同时包家祠展示着华夏宗族谱系的文化传承和凝聚力,经久不衰。

如今港背村里包姓后代,不负先祖荣光,紧跟时代步伐,有包氏四十三代孙小包,这是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他前些年远赴越南和缅甸打拼,淘得人生第一桶金,毅然返乡创业,凭借靖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4%的优势,承包山林养殖,兴办旅游民宿,开发养老服务业,闯出乡村振兴新天地。今天的包姓子孙们沿着先祖足迹,展现青春风采,再创宗族辉煌。新时代的包氏故事正在精彩上演。新时代的靖安生活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前世和今生;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历史和现实;小地方有小地方的愿景和未来,这就是白云深处的“深度”,这就是生活在白云深处的靖安。

大家都在看